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

2018-02-13 21:1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龙胆草雏鸭鸭群

方 勤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000)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致死性相当高,该病传播速度极快,发病表现猛烈,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鸭病毒性肝炎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感染群体主要为雏鸭,是养鸭业疾病中最主要的危害,对养鸭户的经济利益造成很大威胁。

1 流行病学

鸭病毒性肝炎流行没有严格的季节性特点,四季皆可发病,主要在冬春季节居多。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下雏鸭,由于成年鸭具有较好的免疫力,因此患病后不会有症状表现,不会对产蛋量造成影响。患病成年鸭体内带病毒,能够通过排泄将病毒污染源带到外界,容易造成食物、工具和场地等方面被污染,成为病毒的携带载体。该病传染速度极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传染给鸭群中的所有雏鸭,有2~6d的潜伏期,几乎所有的病原雏鸭都会发病,且死亡率高于九成。当前还没有发现病毒通过产蛋传播的现象。雏鸭越小,抵抗力就越弱,就越容易感染此病,因此在养殖鸭时,要注意场地的清洁卫生,环境条件,如果条件不适宜就可能诱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病鸭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羽毛蓬乱,行动迟缓,难以正常呼吸,不随鸭群一起活动,不喜下水,喜昏睡,排便情况与正常鸭有明显区别。如果发病超过24h就会出现痉挛抽搐的现象,行动失调,肢体扭曲。如果患急性病,可能不会经历症状表现的过程就直接倒地死亡。

经过解剖检查,该病主要对肝脏造成危害,患病鸭肝脏肿大,容易破裂。胆囊肿大,内部充满淡红色或淡绿色的胆汁。

3 预防

要好鸭病毒性肝炎进行预防,应对养鸭场地定期消毒,做好清洁工作。鸭棚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避免密集养殖,否则会加大病毒传染范围。对已患病的鸭群要及时隔离,以防病毒危害到健康鸭群,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要制定完善的养殖制度,工作人员要切实执行条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证养殖过程中的操作合法合规,严格监管养殖状况,当出现疑似患病等不正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理,请专业兽医进行检查和诊断。病毒可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无菌,同时要在饲料中加入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升鸭群的抵抗力,降低患病或发病的风险。此外,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在成年母鸭产前一个月进行肌内注射疫苗,后续还要定期注射。这样,母鸭产的蛋中含有抗体,并且抗体活性能够维持7个月左右,即使在孵出雏鸭后,其体内仍旧携带有抗体,还能维持2周,保障雏鸭在极易感染病毒的时期内的健康,有效降低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4 中药治疗

当前该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药对患病的雏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帮助雏鸭疏肝解痉、清热解毒。

4.1 中药益肝汤 板蓝根、大青叶30g,黄柏、龙胆草各25g,甘草、当归、柴胡各15g,黄芪35g,栀子60g,加入适量的车前草为药引,用文火熬至5000mL。分两次饮用,每只鸭饮用2~6mL为宜,1 剂 /d,连用 3d。

4.2 抗毒清肝汤 加入柴胡50g,板蓝根60g,苦参100g,菊花、桑白皮各80g,黄连、龙胆各70g,熬制药汤,完成后按照1:10的比例用水稀释后喂食给鸭群。在鸭饮用前先断水1h,2 次 /d,连用 3d。

4.3 加入栀子、甘草、龙胆草、香附、大黄、钩藤各35g,板蓝根85g,菊花50g,茵陈70g,用水熬煎服用。

4.4 自拟龙胆黄香汤 甘草35g,黄柏、茵陈各60g,藿香、龙胆草各80g,黄连、陈皮、柴胡各70g,栀子和苦参各65g。熬煎完毕后在药液中按照1:10的比例加水稀释。病雏鸭自取饮用,2次/d。这个药方具有清肝利胆、健脾胃等功效,对患病雏鸭的治疗的效果良好。

5 结语

鸭病毒性肝炎对鸭群的危害极大,会造成养殖户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治疗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因此要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前期预防工作,保持养殖场地的卫生条件,减少鸭群患病的风险,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龙胆草雏鸭鸭群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龙胆草山地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鸭群中的鸵鸟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