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蚝和它的故乡

2018-02-14 00:35海洋与渔业罗茵
海洋与渔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光红树林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对牡蛎(蚝)的初印象来自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相信许多人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而牡蛎这种东西,也因此在众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在广东省西南沿海、粤西要冲之地,有一个著名的中国蚝乡——程村镇,那里的蚝个儿大,汁多,肉甜脆,引得无数游人欣然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程村,感受那里近两百年的蚝乡文化,感受那数万亩的“海上蚝田”,感受由数千亩红树林围起来的澄碧海域,感受村民们落在蚝田上的时光,感受那被蚝乡人寄予厚望的蚝,是否有传说中那样鲜美;而它的故乡,是否也一样让人念念不忘。

6千亩红树林围起的原产地

程村镇红光村是程村蚝的原产地,这里山环水抱,拥有 6000亩原生态红树林。驱车抵达此处,扑鼻而来便是一阵浓郁的咸腥味,岸上的蚝壳已经堆成了一座座白花花的小山。除了蚝壳,这里随处可见扎木浮排的木桩、安静停靠码头的渔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忙碌的渔民妇女。

记者顺着红光村蚝协会的常务副会长谢汝细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飘渺的海面上,红树林长得极为茂盛,一簇一簇的,一排排的蚝场像庭院里躺着放的篱笆。据透露,这片咸淡水交汇的澄碧海水,是市面上近九成程村蚝的原产地。

记者一行人坐上渔家的小船,在船航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海水十分洁净,谢汝细介绍道,程村蚝的养殖环境很好,尤其程村、织篢、溪头三镇之间的“布袋”形海湾——洋边海,咸淡适中的水,水底丰富的微生物,是国内少有的理想的天然蚝场,还有这6000多亩红树林作为屏障,使得程村蚝“个大、汁多、肉甜脆”。

没过多久,记者来到了蚝排分布区域,在数万亩的蚝场里,蚝排整整齐齐,一根根竹竿插在水里,横放的竹竿上,大约每间隔 50厘米就吊着一根绳索。谢汝细将一根绳索拉出水面,一串串生蚝攀附在上面。他说,这里的蚝只吃水里的微生物,不用投放任何饵料。

落在万亩海上蚝田的时光

蚝农们很少有清闲的时候,时光基本都落在蚝田上了。春天,程村的蚝农们忙着春耕的同时,还在修理蚝排和船只,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夏天主要是养蚝的季节,养蚝人从珠海等地拉来蚝苗,下到海里培育,他们先得在海上编扎起密密麻麻的蚝排,用塑料绳或铁线扎起木料,就像“编织”一张张铺满海面的网。在红光码头的蚝场上,大概 200平方米的棚里,村民们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六点,把蚝苗用水泥粘在一条尼龙绳上,连成一串,大概五个小时以后,放上蚝船,放在蚝田里吊养。

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平时要着重于防止附着基互缠互绕,要定期检查桩、缆是否牢靠。为防止灾害,雨季到来前,要将蚝移至较深的海区放养。“台风来临之前,我们得去加固蚝排,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台风打烂了蚝排。台风过后,还必须去看一看情况,修复一下。”在蚝大量上市的时候,岸上就会聚集很多工人,分蚝和撬蚝,孩子也都跑去帮忙。海上不时有往来穿梭的船只,码头上货车络绎不绝,还有很多慕名来吃蚝的外地人。“这里的蚝生吃就很甜,也可以清蒸沾点芥末,要不就做胡椒清煲。”当地人告诉记者。

传承200年,用“绳子”养肥的蚝

红光村是养蚝大村,至少有 80%以上村民从事养蚝业,全村养殖面积约有 4.3万亩,年产值达 2个亿。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程村蚝特色养殖业,严格推行标准化和无公害养殖,提升程村蚝品质。

近 200年的养蚝经验,程村人总结出了一套好方法,把蚝苗用水泥粘在一条尼龙绳上,形成一串,吊养时不会触及泥沙,还有流水和相对宽裕的流水空间,使得生长出来的蚝大小均匀、十分肥满。谢汝细介绍道,程村蚝早年用的是光瓦和石头自然育苗法,由于养殖技术落后,程村蚝养殖业发展缓慢。90年代初,蚝农开始大胆进行技术改革,一改传统的播石、插柱养殖方法,首创吊养模式,并经过“吊桩”—“吊笼”—“吊饼”—“吊绳”等方法不断试验。红光村自1997年开始采用胶丝绳粘蚝吊养,即将蚝苗取下,按照背靠背,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中再放到蚝棚中吊养,每条绳长 2米,共贴9对18只。这种方法使得蚝产量大幅提高,程村蚝养殖业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谢汝细告诉记者,程村蚝一般在每年农历 3-4月份的时候投 10~15公分的蚝苗,吊养到农历的 7月份,先上市一部分蚝仔,赚取一点差价;每年农历的7~11月份,是蚝最肥美的时候,行情最好的时候每公斤带壳蚝的价格能到 11元。“春节期间,红光村每天能销售约 20万斤带壳蚝,去壳的新鲜蚝肉每天销售2000多斤,主要销往广州、东莞等地。”谢汝细说。

走出阳江走出国门的蚝产品

近年来,为了树立程村蚝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当地政府通过“程村蚝美食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打响品牌。2017年11月,阳江“程村蚝”品牌推广活动,通过主播现场走访的形式直播当地蚝民如何捞生蚝、做生蚝、向群众展示生蚝多种“不为众人所知”的吃法等,让程村蚝迅速曝光、大量“吸粉”,“寻找广东最美味的生蚝”成了网络话题。

现在,程村蚝积极走出阳江,在香港、东莞等地建立了相关的海产品销售部。据了解,程村蚝远销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下一步,程村将引进、培育当地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在加工流通、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种质改良等方面提升优化,用好“中国蚝乡”的标签,做大做强程村蚝产业。

另外,为了提高整个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当地政府指导成立养蚝专业合作社和养蚝协会等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帮助广大养殖户,做好采购种苗、技术培训、开拓市场、行业自律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红光红树林
发红光的蔬菜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红光治疗仪应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林为何能在海水中生长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走过红树林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红树林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