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犊牛腹泻病综合预防措施

2018-02-14 00:24冉广忠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断端肠壁初乳

冉广忠

(临西县农业局畜牧办公室 054900)

犊牛腹泻是在繁育母牛规模养殖场中最常见、易发的疾病,也是直接影响犊牛死亡的首要疫病,病愈后的犊牛长期生长发育迟缓、瘦弱、抵抗力差、饲草料的回报率低,也直接影响到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参照有关资料,对犊牛腹泻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综合预防措施作如下浅述。

1 加强怀孕母畜饲养管理

1.1 首先是加强妊娠母牛的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怀孕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保证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使胎儿能获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母牛产后能分泌优质初乳。

1.2 其次要保证母牛干草饲喂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影响胎儿发育或难产。

2 加强对犊牛的护理

2.1 严格脐带消毒,避免犊牛感染发病

由于脐带是和母体进行生理交换的主要门户,犊牛脐带是一种管状通道,直接连接其主要消化器官。胎儿易与母体分离后脐带断裂,外露部分是细菌进入肠道最快,最容易的途径,极易造成犊牛细菌性下痢和肠道感染,所以脐带消毒极为重要。兽医临床上主要是用10%的浓碘酊对脐带断端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前将脐带血液向犊牛侧撸,以便犊牛更多地吸收血液当中的养分,在距犊牛侧5~6cm的位置断脐带,断脐带可以用手指甲直接勒断,边勒断边浇注碘酒边揉搓消毒,也可以用消毒好的剪刀直接剪断。在犊牛侧脐断端浇注碘酒并揉搓消毒,或用10%碘酒浸泡脐带断端0.5~1.0min,以便达到脐带断端彻底消毒效果。

2.2 注意观察,及早吃上初乳

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新生犊牛只有吃上母牛初乳才能获得被动免疫力(犊牛出生后1h内,必须及时吃上足量、高质量初乳犊牛才能获得被动免疫)。犊牛在出生时,肠壁的通透性强,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通过肠壁以未被消化状态吸收,但随着时间推移,肠壁的通透性下降,导致以未被消化状态吸收免疫球蛋白减少,且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初乳具有常乳无可替代的生物学特性:初乳代替胃肠壁上黏液作用,新生犊牛胃肠空虚,缺乏分泌反射,真胃和肠壁上无黏液,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初乳像是给胃肠道加涂了一层膜,封堵了肠壁上的孔隙,从而防止外来细菌侵入;同时初乳酸度较高,使胃液变成酸性,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此外还含有溶菌酶,k—抗原凝集素和抗体蛋白质;并且初乳干物质含量是常乳几倍至十几倍。没有及时发现产犊(特别是晚上),或母牛产后无乳,或出生犊牛体质瘦弱不能站立、主动吮乳的,均要想办法尽早灌服初乳或代乳品。这是预防犊牛腹泻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3 加强产房消毒卫生

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消毒工作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泄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每隔7~10日用碱水冲洗石槽和地面,凡进入产房的母牛用消毒药对母牛后驱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卫生。

4 犊牛舍的卫生

对犊牛舍定期消毒,保证清洁卫生,犊牛舍每天清扫1次,每星期消毒2次,冬季褥草及时更换,并做好防寒保暖,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5 有效抗生素预防

由于各养殖场卫生条件不同,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卫生状况差,极易引发犊牛腹泻。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犊牛出生后每天灌服链霉素2~4支,连续口服7~10d左右,基本不出现犊牛下痢病症和其他疾病。

6 治疗方法

犊牛腹泻初期,精神状况良好,选用对病原菌敏感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而精神沉郁,低头搭耳,闭眼呆立,腹泻较重犊牛应采用维护心脏血管机能,改善物质代谢,抑菌消炎,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肠道的发酵和腐败过程是治疗原则。

结语

总而言之,养殖场要重视犊牛腹泻病预防,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通过标准化治疗规程,规范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犊牛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断端肠壁初乳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