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的诊断及防治探讨

2018-02-14 00:24张勋华白呈旺白呈翠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肺疫出血点氏杆菌

张勋华,白呈旺,白呈翠

(贺州市钟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2699)

猪肺疫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非常大的传染病,其感染后不仅造成猪急性发病,还可以在短时间造成猪的急性死亡,常使得养殖业发生灾难性的变化。尽管人们采取一些办法来防控,但是,还是有很多猪场会发生本病,甚至是突然暴发和流行,来不及治疗就出现大批死亡。本文将系统性的对猪肺疫进行介绍,可以在防治此病过程中参考。

1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的成员。该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大小为(0.25~0.4)μm×(0.5~2.5)μm,单个存在,无鞭毛,无芽孢,无运动性,产毒株有明显的荚膜[1]。使用革兰氏染料染色呈阴性,用瑞氏染色法染色结果可见两极浓染的菌体。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血平板上能够生长良好。菌落为圆形、光滑、中间隆起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不出现溶血环。在生理盐水中能够出现自溶现象。

2 流行情况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已经发病的猪和未发病的带菌猪以及其他带菌动物。发病或带菌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能够排出一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能够对饲料和饮水以及猪场的器械用品等形成污染,这些污染被健康猪接触后就会通过消化道进入动物体内,形成感染发病。发病猪通过咳嗽和喘气等也可以排出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在空气中被易感动物吸入体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吸血昆虫等传播。本病对多种动物和人都有较强的易感性,以家畜和家禽的易感性最高。本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气候突变的时候发病率会升高,尤其是在潮湿多雨的时间。猪肺疫多为散发和地方流行性。在外界的应激条件刺激时,猪易发本病。

3 临床症状

本病通常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三种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这个型的发病猪常看不到典型症状就出现死亡。病程稍长的病例可以见到病猪体温升高到42℃左右,食欲低下甚至是废绝,呼吸不畅,严重时呼吸困难,病猪发病后多呈犬坐姿势,颈部向前伸,张口呼吸,可见咽喉部水肿,可视黏膜出现发绀情况,在皮肤上也有紫红色的斑块。发病猪常在1~2d内发生死亡,甚至在几个小时内就出现急性死亡。

3.2 急性型

急性型是最常见的猪肺疫的发病型,发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0℃~41℃之间,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可视黏膜有发绀情况,皮肤上有红色的斑点状。病程初期表现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黏液,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2]。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病猪的呼吸非常困难,喜卧,衰弱无力,常由于窒息而导致病猪死亡。

3.3 慢性型

这个型多在疾病流行后期出现,表现为慢性的肺炎或胃肠炎。病猪可见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出现不断的咳嗽和呼吸困难。病猪消瘦,而且还伴有一些腹泻的症状。有的病猪还出现关节肿胀等情况。常在15d左右出现严重衰竭情况,最终转变为死亡。

4 病理变化

本病感染的猪经过剖检可见其在咽喉部位和咽喉周围出现水肿,还有一些出血斑或出血点。皮下组织和浆膜以及黏膜都有一些出血点。胸腔胸腔和心包积液,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部分与肺脏黏连[3]。肺脏也会出现水肿和出血,部分肺小叶还会出现红色的肝变区。脾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心包膜上也有可见的出血点。胃肠道黏膜上也有出血。周身的淋巴结都有肿大和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带有泡沫的黏液。

5 诊断

本病的诊断首先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发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通常是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病原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就可以确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6 防治

猪肺疫的预防可以使用疫苗,但由于本病的血清型比较多,常在选用上比较困难,所以需要选用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相符合的疫苗株。疫苗有两种接种途径,一是口服疫苗,再就是供肌肉注射的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的免疫期为9~10个月。在使用疫苗的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到对圈舍要勤打扫勤消毒。圈舍内要做到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都恒定。饲料和饮水都需要清洁卫生。猪场还要坚持自繁自养,减少从场外引种,如确需引种,则需要隔离观察1个月以后才可以混群管理。严禁从疫区引种。

本病的治疗是使用相关的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还可以应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如果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用高免血清,则治疗效果更佳。还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肺疫出血点氏杆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诗歌二首
中医从肺疫论治传染性肺炎的思路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牛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Mutually Beneficial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