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鸡白痢的方法

2018-02-14 00:24许翠杰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染病养鸡场种蛋

许翠杰

(河北省易县农业局 074200)

鸡白痢病具有传播途径多、死亡率高等特点,雏鸡染病后,如果发现不及时,将会造成大面积传染,因其自身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死亡。而成年鸡主要为隐性感染,会长期携带病菌,从而导致产蛋量下降,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由此会给养鸡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鸡白痢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借此,本文就治疗鸡白痢的方法与观察进行浅谈。

1 鸡白痢的症状观察

鸡白痢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几乎所有养鸡的地方均有发生的可能性,该疾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病症之一。通过对染病的鸡进行观察后,总结出如下发病特点:雏鸡染病后,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伴有呼吸困难、缩颈、异常怕冷、翅膀自然下垂,排泄物呈白色浆糊状或为淡绿色、淡黄色稀便,肛门会被硬结后的粪块黏住,7~10日龄的死亡率最高;成年鸡染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的现象,并伴有下痢,病鸡会突然死亡,且在之后的20~30d内,鸡群中还有其他的鸡陆续死亡。病情严重时,会有贫血的现象,母鸡的卵巢会出现萎缩,产蛋率会受到影响[1]。

对病死鸡进行解剖检查后发现,染病的雏鸡有脱水的症状,脚趾肿大充血,肝脏的位置处有黄白色的坏死点,肺部出现病变,盲肠膨大,内壁有凝结物,性状黏稠;成年鸡经剖检后,通过观察,可发现明显的病变,母鸡的卵泡会出现萎缩变形的情况,内部容物呈水油状,输卵管堵塞或膨大;公鸡的睾丸则会出现萎缩。

2 治疗鸡白痢的有效方法

2.1 疾病预防

为降低鸡白痢的发病几率,应当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2.1.1 检疫预防

自繁自养是减少养殖场外来鸡白痢病原菌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养鸡场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从鸡群当中挑选身体健康的种鸡进行养殖,并将它们的蛋作为种蛋进行繁育,若是从别的地区引进种蛋进行繁育,必须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新购置回来的鸡,也需要先隔离,然后再用适当的药物对鸡白痢进行有效地预防。养鸡场必须对鸡群进行定期的检疫,通过全面检查,对鸡白痢进行净化。种鸡的检疫至少需要进行2~3次,首次检疫可在60日龄左右时进行,借此来将部分可疑鸡和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鸡淘汰掉,剩余的鸡则可转入到预先消毒的鸡舍当中进行饲养。当这些鸡长至5月龄时,进行第二次检疫,将检疫结果呈阳性的鸡淘汰掉,通过两次检疫,能够将鸡群中可能存在隐性感染的鸡全部剔除出去,并在彻底消毒的前提下,可使鸡白痢的发生大幅度降低[2]。

2.1.2 饲养管理

养鸡场应当对鸡舍的环境卫生予以重视,做好育雏舍内的消毒工作,雏鸡培育室内要保持清洁、干净,地面应当干燥,温度要尽可能保持稳定。在保温的条件下,还要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饲养雏鸡时,养殖密度应当适宜,不要让雏鸡过于拥挤,以免产生病菌,并给病菌的传播提供途径。同时,要防止鸡舍内进入其他的飞禽或是动物。在喂养方式上,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饲料不能过于单一,要保证雏鸡生长所需的营养,如矿物质、维生素等等。饲养人员应当对雏鸡的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疑似染病的雏鸡,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对鸡舍进行消毒,防止大面积感染的情况发生。

2.2 药物治疗

对于染病的鸡,可以采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鸡的死亡率。对于21日龄以下的雏鸡,可以采用适当的药物对病情进行有效地控制。当雏鸡出壳5日后,可在其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生长到10日龄后的雏鸡,可在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痢特灵,11日龄的鸡如果没有发病的症状,可以停药3d,然后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剂量可控制在2g/kg左右,持续给药10d。也可在饲料或是饮水中加入链霉素。在对鸡白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加大药物的用量,如果是雏鸡,则应当防止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鸡,可使用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每只鸡每天的用药量控制在1mL,并将药物分为2次,从鸡胸部进行注射给药,持续3d可使病情得到控制。此外,一些中药在鸡白痢的治疗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如苦参,用50g苦参,加水500g,煎3次,随后将药液混合,稀释为5kg,给病鸡饮用,可起到治疗的作用[3]。

结语

综上所述,鸡白痢是造成养鸡场雏鸡大面积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为此,养殖户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做好检疫和饲养管理,对鸡白痢进行有效地预防,另一方面对于染病的鸡,应当采取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染病养鸡场种蛋
偶感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外婆家的养鸡场
邓立海作品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爱 情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