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麻杏石甘散在猪咳喘证的临床应用

2018-02-14 16:01张松涛申延顺陈鹏举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青叶甘汤麻杏石

张松涛,申延顺,陈鹏举

(1.河南省商水县第一职业中专,商水 466100;2.河南省亮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水466100)

1 诊治要点

病猪一般会出现高烧,口渴,采食量下降;咳喘、流鼻涕、腹式呼吸、耳及皮肤等多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或大面积出血,母猪流产等证,病理变化为肺部水肿、出血、肉变,胸腔积液,粘连,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或混有血液的粘液,喉头、气管、胃黏膜、淋巴结、膀胱黏膜及肠道等处有出血点或大面积出血等为主。

2 咳喘证与肺肾同治论

中医认为:肾为北方王葵水,肺属西方庚辛金,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两者是金水相生关系。因此肺肾在生理上、病理上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肺主气,可呼吸,肾主纳气,唯有肺气充足,肾气固守于下,两者上下呼应,彼此配合,吸入之气下纳于肺,呼吸方可调匀。若肾功能不足,摄纳无权,肾不纳气也可出现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等。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再者肺居高位为水之上源,肾主水可开合,主水之气化废水排泄。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主宣发,通调水道,参与体内水的代谢,益助肾水通利下行;在病理情况下肺固感受外界风寒、风热之邪,邪气郁闭于肺,则肺气壑之不降,宣通功能失调,造成肺气不降则咳。肺气不宣则喘,除发生咳喘、胸满、呼吸不利外,还可导致气不行,水不利,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致使代谢之水滞留于肺,进而影响肾之气化功能,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导致临床出现咳喘、水肿等证。致以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证状、病理变化基本与中医理论相吻合,在中药治疗时必须采取肺肾同治之法,方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 加减麻杏石甘散成分分析

因咳喘证属于温病范畴,因此组方需要符合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主要成分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竹叶等。加减麻杏石甘散主要成分与之功能有关的药理作用,总结如下:

3.1 麻杏石甘散

镇咳、祛痰、平喘、解热、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临床用于肺热咳喘证。如麻杏石甘汤冻干粉对二氧化硫诱发的小鼠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抑制率达63.1%[1]。将豚鼠1日用量的麻杏石甘汤溶于5倍量的水中,用胃导管注入雄性豚鼠胃内,以猫毛做物理刺激引起咳嗽反射,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咳作用[2];麻杏石甘汤加味水煎液、醇提液25 g/kg腹腔注射,二者均使小鼠气管冲洗液酚红含量明显增加,说明本品具有祛痰作用[3];麻杏石甘汤5.6 g/kg对2,4- 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作用可维持4h[4]。

3.2 板青颗粒

抗病毒作用、 抗炎作用、抑菌作用等作用,临床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热病发斑等。 如板蓝根在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流感病毒H1N3、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5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5];大青叶和板蓝根正丁醇萃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6-7]。

4 加减麻杏石甘散功效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解表平喘;石膏辛凉宣泄,与麻黄配合,发散肺经郁热而平喘;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止咳平喘;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竹叶清热解毒,导热下行;黄芪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甘草化痰、协调诸药。诸药合用以成宣通肺气、通利肾脏、气血两清兼治温热迫肺,肺火肃降所致咳喘之证。

第一、 加减麻杏石甘散具有退烧、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之功。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泄内热,并能生津,为清肺经要药。麻黄辛微苦温,既能宣发肺气,又能发汗解表,并可使肺中邪热从汗而解,为宣肺平喘要药。二药一寒一温,一表一里相使为用,相反相成,麻黄得生石膏之辛寒,能制其温燥之偏,又能变麻黄辛温之性为辛凉,但不减其定喘效能,起着制约的作用,达到“去性存用”之目的,石膏引麻黄入里,减缓发汗作用,又起到协同作用。两药寒温并用,疏不燥烈,清不寒滞,能清肺以存阴,宣肺以定喘,达表里双解之妙。正如《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指示石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与麻黄同用,宣肺泻肺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寒凝气机,相须为伍,功效卓著”,而杏仁、甘草止咳化痰以治标。

第二、加减麻杏石甘散具有凉血化癍之功。

方中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化癍,重在利咽,为古今抗病毒良药,《日华子本草》谓其“治天行热毒”此处所讲“天行热毒”即流行性恶性传染病之意;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重在化斑 ,两药均为苦寒之品,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凉血之功倍增。

方中竹叶性寒味甘,气清上浮,上清心火,除烦,中能泻胃热,下能利小便而渗湿热,有清上导下之功,与石膏配伍,引石膏升降,以清心经之热,并缓石膏之猛性,石膏之清热,更有利于竹叶清心除烦功能的发挥。

5 临床应用效果

相关报道及文献进行总结加减麻杏石甘散可以治疗猪肺部感染,如喘气病、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猪肺疫、蓝耳病等引起的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喘证。

在实际临床诊治过程中,一旦发病猪出现高烧,口渴,采食量下降,咳喘、流鼻涕、腹式呼吸、耳及皮肤等多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或大面积出血等症后,采取加减麻杏石甘散按照仔猪30~50 g/头,中大猪75~150 g/头,连用7~10 d,基本上可以控制病情,采食量、饮水量、精神状态等恢复正常。

个别病情严重的猪一旦出现不吃不喝、躺在地上不运动,伴随一般腹式呼吸症时,因地制宜选择氟苯尼考注射液、替米考星注射液、头孢喹肟注射液、磺胺类注射液、VC注射液、复合B注射液等药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也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等,基本上可以控制病情,辅以加减麻杏石甘散,死亡率控制在4%以内。若出现严重腹式呼吸、鼻腔流红色泡沫样的液体等症,治疗无效。

同时,因兽药产品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相关要求,所以在临床中采用麻杏石甘散、板青颗粒(河南省亮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黄芪多糖粉联合用药替代加减麻杏石甘散预防和治疗猪的咳喘证,并与之进行对比实验,我们发现两个方案治疗与预防中大猪及母猪效果基本无差异,仔猪治疗效果优于加减麻杏石甘散,这可能与板青颗粒、黄芪多糖粉有关。

[1] 李诗梅.用SO2气诱发小鼠咳嗽模型研究1:麻黄碱,苦杏仁苷和麻杏甘石汤的镇咳效果[J].中草药,1988,19(8):45.

[2] 刘慧人,林志彬.肺炎合剂五号(加味麻杏石甘汤)的药理研究[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17(1):69-70+17.

[3] 细谷英吉.关于汉方方剂的构成的药理学研究[D].北京: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

[4] 陈永辉,琚伟,麻杏石甘汤的解热抗炎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1995,8(5):20-21.

[5] 陈百泉,李百成.板蓝根含片的抗病毒作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4):67-69.

[6] 郑剑玲,王美惠,杨秀珍,等.大青叶和板蓝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5(1):81+91.

[7] 赫媛媛,赵子剑,赵铭.板蓝根含片抑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6,26(2):57-58.

猜你喜欢
大青叶甘汤麻杏石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大青叶成分与作用研究进展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避免长期服用新复方大青叶片
大青叶对酒曲发酵影响的研究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