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机构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2018-02-15 00:46隋佳琪
现代食品 2018年18期
关键词:菌种菌株培养基

◎ 隋佳琪

(辽源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评价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确保百姓舌尖上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辽源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省市两级财政配套资金建成的集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食品、产地环境等方面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检验检测机构。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人。中心自成立以来,从实验室的人(检测人员)、机(仪器设备)、料(样品)、法(标准)、环(环境设施)5个框架全面着手,细化实施。于2018年6月顺利通过CMA认证。中心成立以来,分别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两方面严格把控,以达到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现综合检测中心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开展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内部制订并细化实施,对检验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进行连续评价和验证,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及时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1]。实验室内控是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的基础和前提。为提高微生物检测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在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开展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

1 检测人员

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教育背景、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操作熟练,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专业的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检验资质。微生物检验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人为污染样品,同时也应该做好自身防护,尤其当检出疑似致病菌时,应该严格按照致病菌检验要求进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和人员比对,并通过例如大比武、大练兵等活动让检测人员始终保持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2 设备和检验用品

实验室应该配备能够充分满足工作需要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存放、使用、维护保养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功能性核查、检定校准等,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每台设备都应该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设备设施监控记录和使用记录。实验室应该配备至少3倍于日常检测量的实验用品。例如,培养皿、吸管、接种环、接种针等需要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可以用一次性用品来代替。已灭菌和待灭菌的检验用品应该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以防混用。灭菌方法的选择应该按照用品的性能进行区分,一般包括:干热灭菌法,常用设备如干热灭菌箱;湿热灭菌,常用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杀菌法和化学灭菌法等。

3 标准

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首要条件。标准方法按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一般情况下,客户有要求的应该按照客户要求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方法时,应该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发布的最新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2]。

4 环境设施

由于微生物的特殊性,所以对检测实验室环境要求十分严格。为确保实验安全,避免检测环境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应该参照标准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进行。在布局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与办公室区域应分开。实验室应采用单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应该设有传递窗、互锁设备、缓冲间、高效过滤器等,以确保检测环境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3]。在相应的区域应该设有洁净标识、危险标识、紧急逃生标识,外来人员未经本实验室人员允许禁止进入标识等。样品的检验应该严格按照检测实验室功能进行区分。一般样品检验应在洁净区域进行。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与水的检验、土壤微生物检验、真菌的检验应该有明显的区域划分。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并需配备二级生物安全柜。二级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应该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标准YY 0569-2011。不同功能的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对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管控,每个检测室都应该有专人负责,每日做好环境监控记录,洁净室还应该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清洁,检测洁净度是否达标,洁净度的评价一般以沉降菌的计数为常用方法,通常以9 cm培养皿暴露30 min经培养后,百级洁净室菌落总数不大于1 CFU[4]。

5 培养基和试剂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应该按照GB 4789.28-2013的规定执行,并进行适用性验证[2]。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该配备专门的试剂管理员,新购入的培养基和试剂应仔细盘点,做好台账,并妥善保管厂家提供的资料,对需要进行验证和评价的培养基和试剂应该按照国标GB 4789.28-2013进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方可使用。实验室应该定期对培养基和试剂进行盘点,防止因由于短缺耽误实验进程。实验室还应定期对用标准菌株、培养基、试剂等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检验人员应该正确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并标记好配制人、配制日期、名称、储存条件,以便溯源[5]。

6 标准菌株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主要用于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测试,实验中用作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实验室内控等。标准菌株一般要求应是专门菌种保藏机构保存的并且可溯源的菌株。新购入标准菌株应进行验证试验,证实符合要求后按照要求进行菌种保藏。菌种的采购、保藏、复苏、传代都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录。用于性能测试的标准储存菌株,在保存和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并且对于保藏的菌种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测试菌种活力,防止菌种衰退。储备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次,不合格的菌种应该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7 内控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①人员比对法,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测人员同时对样品进行检验。②定期使用标准菌株进行内部质量控制。③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实验。④平行样实验。⑤盲样测试。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对开展的检测项目进行长期监测。

8 结语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渐提高。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民生的重中之重。食品检测机构在守护人民舌尖上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可靠的重要一环,而实验室质量控制贯穿检测活动的始终,不仅仅是以上的各个要素,还包括样品的采集、检验的过程、报告的出具等。身为检测人员,不仅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把控质量关,出具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做好人民舌尖上的卫士。

猜你喜欢
菌种菌株培养基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不同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