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风险及防治对策

2018-02-16 21:17李林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牲畜养殖业环境污染

李林

(河南省桐柏示范牧场,南阳 474750)

0 引言

畜牧养殖业能否长远的发展受到很多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气温、流行性疾病、重大疫情等。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出现都会对畜牧养殖业造成强烈的冲击。如近期发生的畜牧养殖业疫情即“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的383头生猪,发病47头,死亡47头,最新消息报道913头生猪已全部捕杀。在2018年8月3日,经过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确认可以确定,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该起疫情不属于人畜共患疫情,对人没有直接的传染性。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所有的患病生猪已经经过无害化处理全部捕杀,对于我国当前的生猪价格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像上述的畜牧养殖业疫情现象非常普遍,该案例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无害化处理没有对环境产生较为直接的危害。然而现实的养殖业中,存在很多由于对死亡牲畜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案例。如2015年在贵阳发生的一则案例,据报道,2015年7月28日清晨,清镇市红枫湖镇羊昌村村民正在填埋打捞出的病死鸡以及垃圾,据当地的村长介绍,该村之前与2家公司签订合作,由村里的39户农户进行鸡养殖,每户饲养3 000~6 000只活鸡不等。此案例发生半个月前,由于村里发生了鸡瘟疫情,造成大量的鸡死亡,出现部分饲养户将死鸡、病鸡乱丢的现象。特别是该地的红枫湖,两湖一库管理局有明确规定,严禁向湖内丢弃病死家禽以及生活垃圾,但是当地村民不考虑对环境的破坏,仍旧向湖内丢弃死鸡、病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一病例,下面就对该起疫情的病因、特点、症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

1 动物疾病产生原因

1.1 动物的生长环境

在畜牧养殖业中,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的影响,动物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了不利于动物生长的因素时,就容易使动物患上疾病,破坏动物的新陈代谢以及体内正常的平衡[1]。据调查,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疾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通风不畅、环境恶劣脏乱的环境中,动物的发病率是正常环境下发病率的几倍。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畜牧养殖业动物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户的科学养殖意识不高,对养殖设施的设置不全面以及用药和管理不当等,都是造成动物发病的重要人为因素。同时,农户在进行养殖前选址不当也是造成动物发病率较高的一个因素。在动物疾病的防控中,很多养殖人员缺乏专业的动物疾病防控知识,出现疫情乱用药等也会加重疫情的传播,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另外,养殖中缺乏专业的消毒措施也是使目前动物疫情频发的重要人为原因。

1.3 流行病因素

重大疫情的发生是导致动物发病的重要因素,如非洲猪瘟疫情,一旦疫情控制不当,就会被大面积传播,导致疫情加重,严重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健康。

2 动物疾病发生特点

2.1 传播性强

畜牧业动物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一旦出现疫情,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展,因此具有较强的传播性,传播范围也较为广泛,通常无法通过空间控制减少发病面积。

2.2 持续时间较短

动物疫情或者发病的出现,通常持续时间较短,经过环境因素的改善以及天气等原因的改善就能有效对疫情进行控制,因此在短时间内控制好疫情就能有效降低损失[2]。

2.3 破坏性大

畜牧养殖业疫情出现后,通常会对养殖环境以及农户的经济收入造成沉重的打击,大批量的捕杀以及处理使农户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失。此外,其破坏性还表现在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方面,很多人畜共患疾病会对人类进行直接的传播,如曾危害人类的H7N9病毒,最初从鸡群中发现,后来传染了人类,使人类患病或者死亡,因此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3 动物患病的症状

通常牲畜在患病后,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便稀以及神经紊乱等症状[3]。此外,这种状况通常难以通过用药或者注射药剂得到有效的改善,且出现这种状况的牲畜通常会在几天内死亡。

4 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养殖户防治养殖污染的意识

大力提高农户的养殖污染意识,坚持经济建设与环保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倡农户通过自主治理、科学处理的方式降低畜牧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养殖知识培训,向养殖户宣传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正确处理养殖污染的方法,增加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意识。

4.2 对养殖污染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养殖规定以及环保行业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养殖污染的监督以及管理,及时发现养殖户养殖污染的行为并且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打击,如通过罚款或者违规审批等方式,提高农户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违规处理病死牲畜的查处力度。

4.3 加强对牲畜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对于动物的粪便处理,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除臭剂或者空气清洗剂减少臭气的散发。此外,对于出现疫情的牲畜粪便应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对于大量的粪便堆积现象,可以通过建立沼气池等方式将牲畜粪便转化成为沼气进行废物利用,这是目前成本较低、应用较广的一种处理动物粪便的方式,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 结束语

畜牧养殖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极大程度地带动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近年国家也大力扶持和提倡养殖业的发展。但是科学化、规范化进行养殖业的发展才是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前提,必须重视畜牧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猜你喜欢
牲畜养殖业环境污染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交换牲畜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