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 校园足球 高质量发展的“海门样本”

2018-02-19 09:10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静
校园足球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海门海门市教练员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黄静

近年来,海门市始终坚持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指导思想,以“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门教育精神和“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足球发展理念为指引,把校园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不断丰富校园足球的内涵,持续推动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

2018年6月,教育部首次走进县级市,在海门市举行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新闻发布会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校园足球工作集中调研,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携全国31个省份102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的县(区)长、局长深入海门市中小学校考察调研校园足球发展经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等40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和全方位报道,迅速在全国掀起一场校园足球“海门风暴”。王登峰曾于2018年1月来海门市考察校园足球,对海门市校园足球改革创新成果给予了肯定。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工作会议也曾相继在海门市举行。

海门市先后获批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全市共有53所学校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幼儿园获批江苏省足球特色幼儿园。

一、政府主导,完善保障体系

健全体制机制。海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将校园足球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市委、市政府领导心系校园足球发展,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教育局、团市委、足协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校园足球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推进顶层设计。海门市委、市政府将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政企共建、社会参与、专业发展”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探索之路。专门制订出台了《海门市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海门市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实施要求与主要举措,夯实了校园足球工作的政策基础。

强化保障条件。成立海门市足球发展基金会,确保每年资金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并投入6500万元,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操场塑胶化全覆盖。一期投入7200万元建设了一流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在全国、全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积极推动“足球小镇”项目建设,进一步放大足球主题元素,共享足球乐趣,缔造足球梦想。加快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塔状结构”。通过招生政策的改革,让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享受高品质的文化学习,与高等学校建立联系,为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开设持续发展的通道。

二、深化改革,完善训赛体系

强化课程建设。架构起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到高中一体化的校园足球活动体系,形成了“幼儿园抓游戏、义务教育抓普及、高中抓选修”的发展模式。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教材。确保幼儿园每周定期开展足球游戏和大课间活动,初中、小学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所有高中开设足球选修课。海门市共举行了8次校园足球推进会、经验分享会,5次学前教育校园足球游戏课程开发研讨活动,积极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区域化推进,为落实校园足球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指导。

推进课余训练。加强“满天星”训练营分营的布局和建设,按照全面覆盖、就近实施、融合共进的原则,设立六大营区,组织好营区的日常教学、强化训练、分级比赛,选聘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担任营区教练指导员。评出分营最佳阵容,举行主客场制的联赛,形成阶梯式一体化发展模式。同时,总营做好精英队员训练,全市1000多人参加了冬季、夏季“满天星”训练营集中训练。

校园联赛夯基础。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构建“四+N”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各教育管理集团开展足球联赛;教育局举办集团挑战赛、市级总决赛。每年有2.5万多人参加1000多校内足球班级联赛,近3000近400场集团总决赛,100多支球队1500多人参加200多场次的海门市校园足球总决赛。总决赛决赛阶段比赛实行主客场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感受高水平比赛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开展幼儿园对抗游戏联赛、选拔赛、邀请赛、冠军杯赛,不断丰富竞赛形式。在广大师生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校园足球知识、理念、文化,切实发挥足球运动的育人功能。

图为海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静讲话

高端赛事铸品牌。海门市承办了全国U系列高水平足球比赛、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亚足联邀请赛等各类国际、国内邀请赛,多次获得优秀赛区称号。2017年、2018年,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七营区在海门市举行。

品牌赛事创特色。连续7年成功举办中国·海门“朗姿·珂缔缘”杯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暨“丝绸之路”U14少儿邀请赛,邀请来自巴西、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泰国、朝鲜等10多个国家的校园足球队参赛,将这项比赛打造成了江苏省品牌赛事。

三、多路助攻,完善发展体系

校企助力发展。积极推动政企、校企合作,开展市场化运作。教育局与舒利珀鞋业公司、上市集团中南建设合作成立海门市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创新运行模式,不断擦亮校园足球品牌。南通三建集团每年出资2600万元与海门市青少年足球学校合作成立精英女子足球俱乐部,高薪聘请原塞尔维亚青少年国家队教练员团队担任教练员。俱乐部的政企、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得到了王登峰及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等领导的赞誉。

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海门市大批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其中,东方巨龙、夏克体育、叠商置业、品一铝业等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加强国际交流。以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的品牌赛事为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海门市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与巴西克鲁塞罗足球俱乐部、韩国庆州俱乐部、塞尔维亚国家俱乐部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双方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使海门市校园足球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加强师资培训。邀请了德国、西班牙国际足球技术专家团来海门培训。南通三建集团特聘塞尔维亚原国家青年足球队教练员共6人长期在海门指导校园足球开展。海门市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聘请了16名巴西、韩国、坦桑尼亚教练员,定期开展示范培训活动,提高海门市学校教练员水平,深入学校,为校园足球作高水平指导和引领。

海门市举办江苏省2016年第十六期中国足球协会D级教练员培训班、校园足球种子教练员培育班及裁判员、校外指导员培训班。与上海强茵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师资培训协议,整体规划,加快推进。聘请教育部专家、长江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来海门讲学,引领教练员专业化发展。

营造足球文化。以新教育“校园足球嘉年华”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把球迷文化的培育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推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球迷俱乐部、球迷志愿者、足球啦啦队等,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海报、创作队歌,为自己心仪的球队加油助威。通过开展“球迷讲坛”“校园足球啦啦队比赛”“球迷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构建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校园足球评估、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将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制订海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考核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导,以奖代补,鼓励督促学校和幼儿浪费钱不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足球特色幼儿园发展。

近年来,海门市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持续攀升,先后荣获全国足球锦标赛冠、亚军,U系列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亚军,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初中男子组冠军,江苏省青少年校园笼式足球联赛高中组、初中组冠军。同时,涌现出一批高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海门市青少年足球学校女足队员顾嘉琦、陈怡婷,参加中德足球训练营,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亲切接见。多名队员多次入选国家足球队集训。李贤成、张佳杰2人征战亚少赛预选赛。

海门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校园足球高质量、高品位发展,不断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培植足球体育产业等重点工作,充分放大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新时代追求新目标,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猜你喜欢
海门海门市教练员
台上三分钟
我多想去看看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江苏省海门市龙信幼儿园活动掠影
吃火锅的发现
海门赞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