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一生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

2018-02-19 09:05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连市足球中学

本刊编辑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学校体育关乎孩子幸福,关乎民族未来,是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承载着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多年来,沙河口区委区政府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形成了教育局全面实施、学校积极落实、学生广泛参与、社会热情支持的良好局面。通过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沙河口区把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刘鹏亲赴沙河口区调研校园足球工作。2015年,辽宁省原副省长贺旻批示:“要研究推广东北路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成功模式”。2016年4月,沙河口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017年10月,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李毓毅视察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工作。2018年4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参观了东北路小学足球陈列馆,观看了沙河口区12支“满天星”足球精英训练营队员的足球训练课程,并对足球队员的训练方式和精湛球艺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沙河口区政府、区教育局大力支持和发展校园足球的积极态度和扎实举措给予了充分认可。

一、加强组织管理,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

由区政府组织,教育局牵头,联合区文体局、财政局、发改委、宣传部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副区长担任,区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分管局长担任,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工作现阶段目标任务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在全体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阶段班级、校级、片区、区级“满天星”足球联赛机制;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各学校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活动。

2.制订改革方案,构建实施体系

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发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改革发展备忘录》精神,结合《大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方案》要求,制订《沙河口区全面提升校园足球品质改革方案》。

在方案指导下,沙河口区坚持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积极营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氛围,形成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培训、评价”五位一体,具有沙河口区特点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推动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3.科学合理规划,确保健康发展

《沙河口区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沙河口区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全区总学校数的65%,足球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每校至少有一支足球队,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年级各建有一支足球队。

区教育局按“满天星”训练营要求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区域性布局,确定了大连市第十三中学、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大连市第五十中学、大连格致中学为男子足球发展校,大连市第四中学、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为女子足球发展校。将小学分东、西、南、北四大片区,大连东北路小学、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小学部、大连格致中学小学部、大连西南路小学、大连中心小学、大连玉华小学、大连锦绣小学、大连春柳小学为片区核心学校。

初中学校在片区内有优先选择足球队员的权力,切实保障中小学足球特色项目的有效对接。多年来,沙河口区中考体育特长生录取比例始终居大连市首位,其中足球特长生比例最大,占沙河口区特长生总数的20%。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校园足球发展保障机制

1.经费保障

区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2015年,区教育局投入180余万元,各学校根据实际自主投入了132万元,保证了校园足球工作的顺利开展。2016年,沙河口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后,区财政每年增加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用于外聘专业教练员、培训体育教师、开展足球竞赛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累计投入600余万元。

2.人才保障

沙河口区现有足球专业教师55名,自2006年起,沙河口区先后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招聘体育教师近百人,其中足球专业毕业生占三分之一。选派部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教师参加国家级足球培训班,极大提高了区域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区内学校又根据需要,选聘了40余名持有中国足协D级以上足球教练员证书的教练员到学校进行授课和训练。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沙河口区还引进2名巴西足球教练员进行足球指导和训练工作,有效提升了沙河口区教师和学生的足球水平。

3.设施保障

沙河口区现有大连东北路小学、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大连市第十三中学3块十一人制标准足球场地,五人制和七人制足球场地共48块,每年出资30万元购买足球、器械、部编教材等满足学校开设足球课和训练的需求。2017年,大连东北路小学、大连兴工小学、大连格致中学、大连市第十三中学等学校建设了灯光足球场。

4.安全保障

教育局在学校安全工作考核标准中,要求体育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在教案中。要求各学校建立体育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体育课、业余训练、竞赛、群体活动等方面。按照国家规定,由市政府出资为每一所学校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在各级比赛前,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时要求每一名学生运动员都必须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5.监督保障

每年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区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价体系之中,重点评估足球的普及性、教育性和特色性,分值为13分,占总分的13%,同时设立特色加分项,其考核结果与学校评优评先直接挂钩。除常规督导外,2015年,督导室还开展了校园足球专项督导,推动了校园足球规范发展。2017年,行政和督导部门联合组织了校园足球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课程实施、队伍建设、训练效果、经费保障等方面,保障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三、普及足球文化,打造校园足球特色教育品牌

1.校园足球融入课堂教学

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第二幼儿园编写了《幼儿足球启蒙课程》教材,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区域性指导教材》和《沙河口区校园足球实施指导手册》,要求学校编写推行足球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教材。80%的学校保证每周1节足球课,20%的学校保证每学期8~10节足球课,基本实现了校园足球的课程化。

2.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操

目前,沙河口区的部分中小学已经将足球列为大课间活动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大连东北路小学、大连锦绣小学、大连格致中学、大连市第十三中学等多个学校将足球的“八大技术”与韵律操相结合,大连东北路小学和大连锦绣小学的足球课间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和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让足球回到脚下,让足球技术回归本质,为比赛服务。

2014年,沙河口区出台了“体育艺术2+1”考核标准,将足球作为重点考核项目,对各年龄段学生应掌握的足球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在全区大课间操评比中,20多所学校将足球技能作为学校的参评项目之一进行了展演。

3.校园足球融入学校文化

沙河口区高度重视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把拼搏精神、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融入足球教学和活动中,实现了“以球润德、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美”的育人目标。各学校每年开展的校园体育节活动,将校长杯足球赛、足球啦啦操表演、足球绘画展、足球知识竞赛等列为体育节的比赛项目,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通过活动普及了足球知识,营造了浓厚的足球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足球技能。

4.校园足球融入特色建设

沙河口区坚持以特色推动普及和以点带面形成特色的工作原则,发扬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沙河口区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所,大连市足球特色学校和普及学校19所,区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这些学校以校园足球为抓手,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特色发展。

四、加强赛制管理,积极提升校园足球的影响力

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改革发展备忘录》要求,结合沙河口区实际情况,制订《2018年沙河口区“满天星”足球精英训练营活动方案》,区域采取校级、片区和区级“三星”布局,逐层选拔,有效推进训练的开展。2018年,已建成8个训练营,按等级共选聘35名足球教练员。

1.普及校级赛事

2016年,沙河口区共进行班级间比赛960余场,参加比赛的学生达1万余人次,2017年,沙河口区共进行班级间比赛1060余场,参加比赛的学生达1.28万人次,参与的学生和教师更是达到3.5万多人。大连玉华小学、大连春柳小学、大连锦绣小学举行的足球节,家长也全员参与,与学生共同在运动中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2.完善区级赛事

沙河口区分别举办了2017年大连市中小学“市长杯”足球选拔赛、2017年沙河口区“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2017年沙河口区五人制足球锦标赛(2005年~2008年出生龄组和2009年以后出生年龄组),全区54所中小学,总计186支男女代表队总计进行了522场比赛,2500余名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600多名足球啦啦队员进行了表演,观众人数达到15万余人次。2018年,举办了“满天星”精英训练营选拔赛,其中包括“冠军杯”班级联赛、“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联赛分为6个组别,百余支男女队参赛,运动员人数达到1200余名,区级比赛场次达到400余场。

3.开展交流赛事

自2005年开始,沙河口区共接待来自阿根廷、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1200余人参观、学习、访问和比赛,并举办了3次国际少年足球邀请赛,6次选派青少年足球队出访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

五、加强队伍管理,确保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1.教练员队伍建设

55名足球专业教师远远满足不了全区范围内开展校园足球课程化和高水平运动队的需求,因此,沙河口区采用了“外引内修”的方式解决足球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31所学校先后从大连市足球教练员人才库、足球专业俱乐部引进45名教练员充实到教练员队伍中。3年来,选派160余名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足球教练员培训班进行培训和学习,取得中国足协C级以上证书的教练员共5人,D级教练员证书的20人。2016年、2017年,大连市第十三中学足球教师赵勇、大连格致中学足球教师王平开经过层层选拔,赴法国参加国家级校园足球教师(教练员)培训。

2.裁判员队伍建设

庞大的联赛体系需要有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沙河口区组建了24名裁判员队伍,聘请大连大学副教授张朝晖担任顾问,并多次为裁判员授课,使全区裁判员水平大幅提高。目前,沙河口区现有国家级足球裁判员2人,执法中甲和五甲联赛,裁判员吴高松被评为2017年“全国校园足球五人制联赛”金哨奖。同时,还有30多人具有国家一级和二级足球裁判员证书。

3.运动员队伍建设

沙河口区的校园足球一直以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大连东北路小学为代表的校园足球声名远播,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年来,为国家、省市输送了大批足球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至今,沙河口区为全国甲级以上足球俱乐部输送500余人,其中国字号球员百余人,代表国家参加洲际比赛上场队员超过30人。原国家队盖增臣、贾秀全、徐弢、周海滨、张耀坤,现国家队冯潇霆、于汉超、王大雷、杨旭等均出自沙河口区。同时,沙河口区加强学生梯队建设,各年龄段均有队员与俱乐部合作或签约,带动了沙河口区校园足球水平的整体提升。

六、2017年以来主要工作成绩

1.全国赛事

在2017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赛(高中男子乙组)比赛中,大连市第十三中学获高中男子第6名。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包头分区赛)中,东北路小学男足获U12第2名和U11第1名。在2017年全国青少年冠军杯赛总决赛中,大连东北路小学男子U11队获总冠军。

2.省级赛事

在2017年辽宁省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五人制足球赛中,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获得初中男子组冠军,大连市第四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冠军。在2017年第3届“华育杯”辽宁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春季)联赛中,大连市第十三中学获高中男子组第3名,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获得初中男子组第3名,大连市第四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第2名。在2017年第3届“华育杯”辽宁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秋季)中,大连市第十三中学获得高中男子组第4名,大连市第四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第3名。

3.市级赛事

在第22届“四十八中杯”足球锦标赛中,大连市第十三中学获得第3名。在2017年大连市中小学“市长杯”足球锦标赛中,大连东北路小学男队蝉联精英组总冠军,大连南平小学女队获得第6名,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获得“市长杯”初中男子组冠军,大连市第五十中学男队获得第5名,大连市第四中学女队获得“市长杯”亚军,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女队获得第5名。

4.荣誉称号

沙河口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大连市校园足球示范区,大连东北路小学、大连市第四中学、大连格致中学、大连春柳小学、大连西南路小学等31所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沙河口区教育人将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大连市足球中学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大连市技师学院:挂牌大连市职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
认识足球(一)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