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46例血HGF监测及其意义

2018-02-20 07:44吴涛陆耀军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6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意义

吴涛 陆耀军(通讯作者)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扬州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HGF属于细胞因子之一,具备多样化功能,主要介导间质与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研究证实心肌梗死缺血损伤时HGF表达受体上调。心脏组织中HGF分泌增多,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HGF表达增高,表明HGF在肺再生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HGF表达水平的研究,探讨影响HGF表达的相关因素。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53~68岁,平均(59.7+6.3)岁。患者发病到住院的时间3 d,且入院后经过MRI或者CT确诊,临床诊断结果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本试验组中梗死灶(25~50 cm3)29例,小梗死灶(<25 cm3)17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40例,年龄56~78岁,平均(62.3±7.5)岁。所有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①2周内感染性疾病;②既往有脑血管疾病史;③发病前正在接受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肾疾病,本次发病前的1个月内有接受免疫功能药物进行治疗。男性和女性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给予脑缺血治疗常规处理。出院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临床恢复程度评估。患者于发病后2周左右出院进行后期康复。

研究方法: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时进行空腹肘静脉采血2 mL,对照组仅门诊体检时采血1次。室温放置待凝固后于2 000 r/min下离心10 min,收集血清。所有标本均置于-20℃的条件下进行保存,然后以ELISA法及试剂盒进行检测,所有的操作均严格按照其说明书实施。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已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均数表示组间数据,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HGF水平相比,在发病后1个月内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其中1周内脑梗死患者HGF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而后表达下降,发病1个月后HGF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于不同梗死灶的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HGF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梗死灶组血清HGF水平要高于小梗死灶组,发病1个月后组H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的患者,相同梗死面积下,其H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NIHSS评分>4与≤4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GF水平是一致的,见表2。

讨 论

HGF又称散射因子,其作为一种损伤修复因子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抗凋亡方面的作用很强,但是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则无明显作用[2]。近年研究发现它在血管的修复、再生及脑缺血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大面积的梗死组织刺激更多的HGF参与了组织修复。资料中,成年大鼠为实验模型,将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观察24 h内大鼠血清HGF的变化[3]。发现闭塞后3 h内HGF即可在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处开始表达。然而对于脑梗死患者后期HGF表达的研究则甚少。研究人员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的实验模型,采用一系列方法检测到梗死灶周围区4 d后的HGF表达,并于14~28 d后表达量达到高峰。本试验对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段HGF表达状况进行检测,在1周和1月内其HGF表达浓度较发病后2个月、3个月均明显增高,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本研究认为在脑梗死发生后的1个月内脑组织处于病理损伤和修复的活跃期,故HGF的表达异常增高。对相同梗死面积下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IHSS平分)与HGF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与其他报道一致,究其原因,NIHSS评分主要与梗死部位,患者年龄等其他因素相关,而HGF的表达主要与患者梗死面积的大小有关[4]。

表1 脑梗死患者、正常体检者的血清HGF水平比较(±s,ng/mL)

表1 脑梗死患者、正常体检者的血清HGF水平比较(±s,ng/mL)

组别 n 1周 1个月 2个月 3个月脑梗死组 46 360.13±12.02 331.06±10.12 110.24±2.07 101.37±14.72对照组 40 91.21±9.04 94.21±7.11 101.21±10.25 111.01±8.15

综上所述,本试验证实HGF可以作为脑梗死急性期内(1个月内)的有效标志物,而且其血清浓度与梗死面积直接相关,可以用于病情的评估,然而在梗死后期(1个月后),HGF的表达则恢复正常,对于病情恢复的评估无意义。

表2 不同NIHSS评分、梗死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GF水平比较(±s,ng/mL)

表2 不同NIHSS评分、梗死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GF水平比较(±s,ng/mL)

NIHSS评分 n 2周 1个月 2个月 3个月小梗死灶组(n=29) >4 6 323.31±4.11 341.06±11.74 118.24±6.62 97.37±4.26≤4 23 301.31±7.09 325.56±8.42 109.24±5.71 101.37±3.29大梗死灶组(n=17) >4 5 463.39±10.70 447.06±8.16 127.09±6.63 115.59±2.21≤4 12 413.07±1.10 435.40±9.01 100.41±2.58 107.73±4.30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梗死意义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