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世界》说课稿

2018-02-20 14:36田培培
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事迹残疾人倡议

田培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执教的是初中版慈善读本,主题活动(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主题下的【综合活动1】看不见的世界。

“慈善”:“慈”,本意为父母之爱,后引申为“爱别人”;“善”,本意是“吉祥”“美好”两词并用,指怜悯和帮助他人。初中版慈善读本明确指出:初中版慈善读本重在感知、了解和体验,在6个单元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孩子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易,学会怎样身体力行去做“慈善”, 关爱残疾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感同身受”,合作讨论发言,理解“慈善”;通过回忆、讨论发言,感悟“慈善”;通过口号、倡议,践行“慈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 的“慈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班会重难点】增强学生的“慈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懂得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以及怎样 身体力行去做“慈善”进而帮助残疾人。

【设计思路】:

本节的教学设计一共分为三个板块:感同身受、榜样善行、倡议有我。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先用图片导入海伦凯勒,用活动“黑暗10秒”和“感同身受”“公益视频”让孩子知道人人都需要帮助,尤其是残疾人群;再用校园里“榜样善行”的例子和学生自述身边的善行事迹,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进而感悟慈善;最后发出倡议,让学生践行慈善。

从宏观到微观,逻辑性较强,一步步教育孩子通过体验、感悟、践行慈善,进而让学生明确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善行人人可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资源】:

1.“关爱残疾人”公益视频。

2.七年级18班刘文帅、韩倩颖的事迹。

3.七年级12班学生党靖怡的事迹。

4.我们实验校园的慈善活动的足迹。

5.我们周围乐于慈善活动的陌生人、亲朋好友的事迹。

6.活动准备用具。

教育实施过程

(包括各环节名称、主持人串词、教师话语、所选材料等。)

一、图片导入,引入话题

环节设置目的:

图片导入海伦凯勒,进入本课主题。

二、感同身受

环节设置目的:

用以上“黑暗10秒”“盲人找座位”,让学生体验盲人生活,用“公益视頻”广告,更多的关注残疾人群,利用“同理心”明确残疾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三、榜样善行

环节设置目的:

利用校园里的身边两则事例:“助人为乐优秀少年 厚德载物德智育人”和“春回大地人间暖  素质教育谱新篇”让学生发现并说身边的凡人善举,注重榜样引领的作用,感悟榜样的力量,书写并张贴爱心口号,传递爱心。

四、倡议有我

环节设置目的:

践行、落实到行动上,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慈善之事。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让我们与爱心相依相伴,与真诚相守相随,善行人人有责,我们的生命就一定会绽放最纯洁最美丽的高贵之花!

学生爱心口号节选:

慈善工作给人带来希望与温暖,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了社会和谐。

——实验初中:张家铭

爱心不只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付出身边的一点一滴,爱才会永不凋零。

——实验初中:云宇航

用你的温暖尽你最大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让爱渲染蓝天。

——实验初中:刘潇

同在蓝天下,关爱残疾人,让我们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户,带来温暖的阳光。

——实验初中:韩福琪

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

——实验初中:刘静怡

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一分一角凝聚希望。

——实验初中:付鑫龙

爱心点点连成线,线线成衣暖人间。

——实验初中:张国龙

(本文作者系渭南市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事迹残疾人倡议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我骄傲
与时俱进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