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PI—AHP的高校教育经费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8-02-20 14:28尹学东李欣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评价

尹学东 李欣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是高校综合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经费评价存在指标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实践证明基于KPI—AHP模型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的反映各个指標对教育经费绩效管理的影响,进而为提高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保障。

关键词:KPI—AHP 教育经费 评价

一、基于KPI—AHP教育经费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客观评价使用效率是提高高等院校办学实力的关键因素。依托KPI—AHP模型对教育经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划分,可以根据关键性的指标评价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所以在具体的模型构建中必须要以本院校教育经费管理的特点以及现状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利用分层法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软件,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以此构建KPI—AHP绩效评价模型。

在构建KPI—AHP模型是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教育经费绩效考核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结合本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确定,根据本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特殊性进行客观评价;整体优化性,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整体,评价指标应该多元化,避免出现机械性的评价指标;动态性。教育经费属于变动性,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高校对于教育经费的评价指标也必须要考虑到变化性。

二、高校教育经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KPI—AHP评价模型主要是将定性的因素进行量化,以此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本文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绩效、教育经费预算编制管理绩效、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绩效以及产出绩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指标的分析:

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绩效指标。其主要是反映政府部门对高校支持而给予的财力支持。其中支出规模指标反映财政支出的总体情况。支出规模增速指标则是反映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教育需求。

教育经费预算编制管理绩效.科研项目的预算是否符合规定、预算计划是否经过严格审核审批以及预算制定和调整的服务是否到位。

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绩效:项目是否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计划进度调整是否合理、预算支出是否合理等。

经费产出管理绩效:该指标主要体现教育经费支出的最终目的。经费产出管理绩效指标主要从就业率、学校获得奖励、高校科研能力以及对GDP的弹性贡献进行分析。

三、基于KPI—AHP教育经费评价体系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具体的数据,并且将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确定为最高层用A表示,将教育经费投入管理绩效、教育经费预算编制管理绩效、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绩效以及产出绩效确定为中间层,分别用C1、C2、C3、C4表示。将具体的指标确定为三层,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

构造判断矩阵AHP引入了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这样两两指标间通过专家意见,利用比较标度,形成了一个判定值。全部指标经过两两比较之后,形成了一个判断矩阵。

本文构建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选取 4 个评价因素,因此:

评价指标集即因素集为:Um ={U1,U2,U3,U4 }。

评语集为 Vn={V1 ,V2 ,V3 ,V4 ,V5 },其中 V={20(较差),40(较低),60(平均),80(良好),100(优秀)}。

总之,基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不仅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科研能力,实现软实力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高校教育经费评价的因素比较多,所以构建基于KPI—AHP 模型的评价体系是客观反映高校教育经费绩效的主要模型。实践证明通过运用KPI-AHP 模型能够准确的分析出影响高校教育经费绩效水平的因素,进而便于高校做出最佳的经费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妍哲.我国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通讯作者:张祥竞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评价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