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

2018-02-20 14:36赵庭
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校老家家乡

搬进新居后,着实热闹了一番:儿女们、孙辈们欢聚一堂。祝福声、笑声、歌声,声声悦耳,飞过窗户,洒落在小区的林荫大道上;……几个小时后,他们又像一只只喜鹊飞向各自的鸟巢;……此刻,一切归于沉寂。我独坐窗前默读着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下子将时间扯回到天真活泼的童年时代,品味着老家的温馨,犹如咀嚼着一串串甜甜的、酥酥的冰糖葫芦。

我出生在如今威名远播的“江苏省十大体育名镇”“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大公镇。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家是三间坐北朝南的茅屋。房的东侧一条成“之”字形头上的一点就落笔在屋后,圈成一个水清草茂的圆塘。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母亲便用铁锹在离厨房不远的圆塘边,开挖出一条台阶式的通道直至水面,按上一条水凳,人蹬在上面就可以洗菜、淘米、洗衣、提水了。自然而然地这里成了鱼虾嬉戏和觅食的理想场所。这里,河水清清,水草淡淡,鱼虾的一举一动,皆历历在目。那些晶莹透明的虾儿,又肥又壮的鱼儿,让人眼馋得很。那时钓虾的乐趣,依然留在记忆的深处。虾是节肢动物中的忠厚长者:当它发现鱼饵时,便会步履蹒跚地往前爬。接近鱼饵时,不紧不慢地用两只坚硬的螯将它夹住,然后将铁螯弯曲成“一”字形,把食饵送到嘴里,再老态龙钟地爬走。每当此时,只要你稍一提竿,它便上钩了。等提出水面时,它还紧紧地用螯钳住鱼竿上的线不放呢,痴地让人捧腹。孩提的我,还喜欢在夏秋的夜晚拖着木屐,拿着蒲扇,以捕捉流萤为乐。有时候将它们放在地上,用脚一拖,在地面上画出一条发光的线,细细的,长长的。这些无辜的生命,竟这样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愧疚呢。有时候把它们装进纱布袋,随身携带,一闪一闪的,就像一盏流动的“灯”,着实好看、好玩。临睡前,把它们置于枕边,伴我入睡,说不准会圆个好梦呢!

我家世代务农、贫穷,祖上没有一个人能识几个大字。1954年,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考上了东台县中学,破天荒地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个“秀才”。我永远忘不了,坐在独轮车上的我,由姑父推着,父亲跟在车后,把我送进学校大门的情景。一年后,家乡发大水,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正当我为家里受灾担心忧愁的时候,学校领导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委托班主任送来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我双手捧着15元(相当于整整两个月的伙食费)救济款,眼里噙满了泪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心底里暗暗地说:“一辈子听党的话,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我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年困难期间。1962年,我在南通师专学习。尽管我们完成了毕业考试,各自设计着未来的蓝图时,学校突然奉命停办。本应分配工作的我们,却怀揣着一张肄业证书和“体面”的务农光荣证,回到了家乡,开始了人生道路的艰难、辛酸的跋涉。在担任缺额代课教师的11年中,吃尽了千辛万苦。工资从最初的每月26.5元,到29.5元,到34.5元,就像蜗牛爬行一样,前后爬了10多个年头,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了。感到自慰和庆幸的是,在命运大起大落面前,虽然有过委屈、有过消沉,但“党在我心中”的坚定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过。在那段漫长艰辛的日子里,我常常这么想: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会怎样呢?肯定会像父亲那样,为了谋生,16岁就当了学徒;或许会像母亲那样,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为此,我把厄运遗忘在岁月里,保留在记忆中,让时间将它冶炼、熔铸、醇化成一笔财富、一种动力:从10多年的小学缺额代课教师,到中等专业学校讲师、高级讲师;从被人漠视的“丑小鸭”,到250多万字的各类文章的发表,以及《闲庭信笔》等4本书的出版,自己终于挺过来了,站立起来了!

老家与家乡,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母女。我深深地爱着她们。几十年来,对于她们我始终常怀眷恋之情、报恩之念。1970年,国庆21周年前夕,《新华日报》以较大篇幅,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海安县北凌公社开展体育活动的调查》。由此,一向默默无闻的北凌,一下子扬名于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农民体育运动的排头兵。《人民中国》(海外版)、《体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纷至沓来,通过电波、文字、照片等多种载体,迅速将北凌公社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外读者和听众,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社会效益。

作为“调查”的参与者和主要执笔者的我,曾先后上百次地去北凌,最长时间一蹲就是几个月,为“赤脚”运动员“摄像”“剪影”,采写并发表了200多篇新闻、通讯,从而改变了不少人的人生道路。最为有趣的是,一次,最早来北凌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记者黄继辰,从北京打电话叫我写一篇关于北凌农民土法上马、勤俭办体育的稿子,时间很紧,要我写好后用电话报过去(那时还没有传真)。说来也许你不会相信,一篇二三千字的稿子,传到北京却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原因是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他难以听懂,有时一句话、一个字要重复多次,我真有点愧疚。他却在电话里安慰我说:“没关系,别着急,慢慢讲。”当他最后一次来北凌时,我已回到了教育战线。他并没有忘记我,还向宣传部的同志打听我的下落,令我十分感动。

2016年10月21日,《海安日報》记者缪凡,以“读伴人生 书馈母校 老教育工作者赵庭赠书4500册”为题,报道了我向母校——大公镇中心小学图书馆捐赠藏书4500册的事,实现了我多年来以绵薄之力“报家乡情、母校恩”的夙愿。在大公镇教管办隆重举行的赠书仪式上,我动情地说:“这些书伴随我这么多年很有感情了,与它们有着难舍难分的情谊。但为了报答母校的恩情,并能为她的‘书香校园特色增添一丝‘香味,值得。”并向与会人员明确表态:“我家中所有的藏书,迟早都会继续捐赠给母校的,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

老家是每个人的“根”;家乡是每个人的“魂”。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或异国他域,老家这个“根”,永远拴牵在你的心尖上;家乡这个“魂”,永远融化在你的血液中……

猜你喜欢
母校老家家乡
告别母校
致母校的一封信
我的老家
母校情结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退路
在老家过年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