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施河镇民营企业合作合力共创慈善公益之乡

2018-02-20 14:36迟轩孙士芹
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共创公益事业慈善

迟轩 孙士芹

今年九月底,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共创济困基金会的几位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分别走进淮城镇王小军等6户重大疾病患者家中,送去救助金的同时,还对患者及其亲属给予精神抚慰和鼓励,并对家庭生活情况作了询问,让重大疾病患者们感受到别样的亲情和温暖。共创济困基金会从2017年年初正式运营以来,每个月都有这项活动,到村到户慰问特困户、重大疾病患者和长寿老人,用实实在在的爱心善举传播慈善,打造慈善公益之乡品牌。

拥有近百家企业的施河镇以“教学具之乡”享誉 全国,运用创新和实践创造出丰富的创业文化、企业文化小镇。近年来,该镇民营企业家们又把协助地方打造“慈善公益广化之乡”作为主要目标,既为企业长远发展添动力,又为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增活力。

逐步完善慈善公益文化体制机制。几年来,该镇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绝大部分列统企业先是在内部成立慈善组织,从企业利润中拿出资金,开展职工互助等方式开展慈善活动。随着全区每年 “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开展,各家企业也将慈善公益事业推向社会,不仅每年向区慈善总会捐款30万元以上,还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使慈善公益氛围越来越浓。创建于2002年的江苏共创人造草坪,以“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10年产销量躍居世界第一,并通过国际足联FIFA论证,产品畅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实现销售41亿元,上缴税金2.1亿元。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慈善公益事业一直相伴相随。他们多次以不同方式从事或者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尤其是慈善法正式实施后,他们在全省第一个投资400万元成立了共创济困基金会,并将企业每年利润的0.5%捐赠给基金会,使该会在当年资助慈善公益144.6万元同时,净资产还增加到493.72万元,全镇的慈善事业由此迈向新台阶。

突出合作做慈善。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拓展慈善事业同样需要企业及社会各方的支持。共创济困基金会作为慈善平台,促进了全镇慈善资源的整合。一年多来,该会帮助、支持建立了葛慧兰、奇乐娃、喜洋洋、新起点4个总额分别为100、60、10万元的冠名基金,扩大了善来源。今年以来,共创基金会及各慈善冠名基金救助248人次,支出善款123.166万元。先后通过微信开展了3次较大活动。在春节前,联合财智达等6家公司,慰问了本镇80户困难家庭及高寿老人;六一儿童节前,发起了向福利院孩子送幸福活动,通过网上捐赠,有71人(单位),共捐款19630元和甜品、蛋糕等礼品。基金会与教育局、区慈善总会合、奇乐娃公司作于6月1日、9月12日分别向128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资助1000元。活动现场,江苏奇乐娃、喜洋洋、坤绿公司等 8 家单位和个人还举行“一对一”助学活动。除特殊情况外,每个项目、每半年收支都通过微信、董事会公布,确保善款收支达到公开、公正、公平。

走出施河做慈善。立足施河、面向淮安、惠及江苏,是施河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他们多次组织向省内外病灾户、学校开展资助活动。多家企业联合向新疆一所小学捐赠20万元。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江苏财智达公司、新起实业公司联等6家公司联合捐资35万元发射“淮安恩来号星”。奇乐娃基金向贵州省台江县一名患白血病儿童捐赠19800元。这些事例不胜枚举,企业家的善举展示了施河人乐善好施的形象,助力施河慈善公益文化向前推进。

争创慈善公益之乡。今年7月,受镇党委、政府委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共创集团董事长王强众主办、主持慈善公益文化研讨会,就以民营企业为骨干,携手社会各方打造慈善公益之乡品牌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把慈善公益文化列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慈善公益同步发展,运用成立基金会、冠名基金方式做大做强慈善规模;将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定为“慈善公益文化季”通过开展宣传和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增强社会各方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意识。组织受助学生参观企业,增强他们创业意识,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全面营造慈善公益氛围,为地方特色文化增添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共创公益事业慈善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关怀
做公益事业 擦亮企业品牌
与天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