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艺术在小学田径业余训练中的应用

2018-02-22 03:39柴文渊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技巧班级管理小学

柴文渊

摘 要:区市级以上田径运动会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一直以来受到学校重视。我校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学生运动员不同于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困难,包括来自自身、家庭、学校、任课教师的种种问题。作为业余训练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即教练员,要探索出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训练出勤率,处理好训练与各方面的关系。笔者借鉴学校班级管理艺术,寻找适合小学田径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班级管理;方法;技巧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又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运动员的自身天赋之外,重要的还在于早期选材和后天的科学系统训练。小学课余训练是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近几年来,我校小学田径课余训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其中出勤率是田径业余训练取得成绩的基础。想要让运动员保持较好的竞技水平,必须保证每天的训练时间。长期的一线训练,教练员发现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成为较为突出的矛盾,小到影响训练队的生源问题,大到影响队员的终身发展。本着“一切工作为了学生”这一原则,教练员应力争想办法把此问题的负作用降到最小,甚至可以向两者相互促进的方向努力。体育教师与各班任课教师、队员家长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生如何能在枯燥乏味的田径训练中积极参与,提高训练质量,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循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田径运动规律,改变训练管理方法,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使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走向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班级管理艺术在田径队管理中的实践

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班级凝聚力。为什么不能将班级管理艺术引入田径队的管理与训练当中呢?针对田径队的学生处在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训练时间相对集中且较短,与常规的班级管理环境有所不同的特点,笔者经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田径队管理方法。

1.“高线”选拔,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田径训练的兴趣

(1)展示体育魅力。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的魅力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枯燥、乏味的小学田径训练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訓练内容尽量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谨防挫伤队员的积极性。要合理安排一些竞赛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表扬、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运用适当的、适时的批评,展现田径训练的挑战性,满足他们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

(2)体现自我价值。给小学生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学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小学生田径训练兴趣,促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应经常组织一些竞赛,给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体育竞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队员进行表扬和奖励,满足他们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激励其他队员努力拼搏,为训练队不断补充好苗子,为形成梯队建设打下基础。兴趣提高了,宣传到位了,学生形成“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这时,教练就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合理选材。我校选拔设定“高线”选拔要求: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能够合理安排训练与学习,保证学习成绩稳中有升,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以及田径队学生在班级中不好管理的现象。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一部分学生借训练之名钻学习的空子,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团队内部建设,形成系统管理过程

在一定要求下进入田径队后,教练员就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团队内部建设,以点带面,以大带小,增强团队凝聚力,缓解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尽可能得到家长和任课教师的支持和认可。

(1)制度重于能力,秉持“以法治班”的管理理念。在田径队中我们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落实与反馈,明确奖惩。一是出勤制度。坚持每天进行出勤点名,每月进行总结,并评选出“出勤之星”,以鼓励坚持训练的运动员。二是请假制度。每周六次训练,必须由家长亲自请假,累积三次不请假者,直接按离队处理,不得入队。三是学习成绩反馈制度。平时成绩有起伏者,警告处理,两次以上无限期暂停训练,归队时间由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商议决定。期末考试结束后,由体育教师到任课教师处了解运动员考试成绩,并对每位运动员家长进行学习反馈,有起伏者通过假期训练进行查缺补漏。假期训练有计划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监督学生完成寒暑假作业,教练员要及时督促运动员改错与巩固。四是训练反馈制度。对于每天的训练,在训练结束后都进行1~2分钟的训练总结,训练成绩有记录有反馈,重点表扬刻苦训练的运动员,做好心理疏导,以鼓励为主,让运动员在辛苦的训练中找到自信与成就感。对于学生训练中出现的各种情绪积极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好德育渗透工作。

(2)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田径队的管理不等同于班级管理,由于所处班级不同,年龄不同,从学生身心需求出发,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采取以大带小,树立优秀个人,铸造田径队精神,民主评选田径队队长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我们每年一次进行队长选拔,以六年级运动员为选拔对象,采取先个人述职再民主投票的方法进行。选拔要求如下:在日常训练中,刻苦认真,出勤率高,有坚忍的意志品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作用;积极团结集体,在班级和田径队中有较高威信,有担当敢管理。选拔的整个过程由教练员监督并根据运动员日常表现,进行田径队内的公开选拔。获选队长负责日常基本训练的管理与组织,大大减轻了教练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能保证田径队的队风队貌向好的方向发展。

(3)建立家校沟通系统。在进入田径队后,每位运动员将填写一份专属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档案”,在督促自己的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形成自己的QQ群,微信群,通过实际行动得到家长支持。

(4)构建优良的团队文化。体育竞赛要取得成绩,长期训练避免不了辛苦与乏味。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明确比赛目标,并反馈落实情况。平时除了训练时间,田径队的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为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凝聚力,我们组织各种田径队活动,常规活动有集体爬山出游、春节联欢会、集体生日会等。所有活动均由田径队的运动员自行组织,全体参与,邀请家长和朋友参加,教练员提供场地,确保学生安全,让学生在田径队除了学会田径技能以外,还能学会爱集体、爱他人,增强自信心,在集体中学做人会做事,做更优秀的自己。

随着科学管理方法的融入,我校田径队队员训练积极性高,田径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长年的坚持与积累成就了济南市市中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6连冠,一批批优秀运动员从田径队走出去。天道酬勤,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将一直伴随他们,无论走到哪里。

参考文献:

[1]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技巧班级管理小学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