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多层次教学方法探讨

2018-02-22 03:39刘丽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刘丽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本文提出了多层次教学方法,旨在拓展美术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深化美术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多层次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艺术思路,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激情。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课堂氛围的活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小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美术教育应在学生成长过程起到更多建设性作用。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提出一种多层次教学方法,对美术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多层次教学方法的思路

笔者将多层次教学方法分为四个主要内容:情境教学、启发教学、人文教学、跨学科整合,通过结合四个方面,达到深化美术教学的目的。

1. 情境教学

美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了情境教学这一方法。如在四年级“主体与背景”这一课中,通过微视频的制作,情景交融,教师亲自示范。首先设计主体“奔跑的小女孩”,给她配上春夏秋冬四个背景。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如春赏花,夏扑碟,秋赏落叶,冬看雪,学生马上被主题吸引。学生兴趣浓厚了,就会热情百倍地主动参与设计中,课堂上就会形成积极主动的、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在学习中极易形成向师性。

2. 启发教学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在参与教学前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教师要实行启发教学,启发学生的灵感,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美术教育的立足点,肯定学生的创作想法,以增强其成功的自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参与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笔者在教学过程常常不考虑“跑题”这一概念,艺术创作不应该设限,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起启发作用,尊重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带学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3. 人文教学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灌输人文知识,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素材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联系传统文化,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画扇面”这一课,手绘、水墨画花鸟结合中国传统诗词,将美术课设计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和一曲动听的诗歌,展现出美好的诗意画面。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如服装设计这一课,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设计了一组旗袍素材,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如青花瓷、牡丹、中国的龙凤图案的运用,学生妙笔生花,在美中体验了生活。

4. 跨學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术学科是人文学科,知识面广,涉及门类众多,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将美术与语文、音乐、传统、科学等学科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结合语文学科,笔者开设了“听编故事学画画”课,将故事元素嵌入课堂,教学语言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趣,在故事和美术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团结友善、勤劳勇敢、诚实自信、文明真诚等传统美德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传递真善美的引导人,让美术课堂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二、总结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眼界变得开阔,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之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使自己变为一个创造者、发现者、探究者,保持教学活力,在一次次实践中探寻答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多层次教学方法,在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扩展了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为深化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葛建利.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的尝试与探索[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41).

[2]齐慧颖. 在美术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美术[J]. 内蒙古教育,2011(24).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