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达贤教育”的育人路径与实践

2018-02-22 03:38陈文聪
新一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陈文聪

摘 要: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基于学校“达贤教育”理念的育人路径方法。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活动、家校为中介,以育人为目标的实践研究。结论:实践证明,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和协同育人,有助于达成“达贤教育”的“知贤道、行贤德、扬贤艺、育贤心”育人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达贤德育;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怎样把立德树人与学校“达贤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我校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两者结合的有效实施的育人路径与方法。

一、“达贤教育”文化内涵

“达贤教育”传承于番禺的“上品教化”发展理念,追求优质高效的文化德育,以培养“品性敦厚、智识超拔、敢于创新、富于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公民。学校围绕校名核心词“贤”提出了“知贤达贤”大讨论,通过讨论达成了共识:“贤”者有道德、有才能也;“知贤”者明白一切事理也,“达贤”者践行一切事理也。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达贤教育”的理念:知晓事理、道行高远、知行合一。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达贤教育”的文化内涵:唯有德才兼备,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

二、基于“达贤教育”的育人路径

以学校“达贤文化”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热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具有科学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气质高雅,体格健康,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一)“知贤道”人文德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岭南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理念和中华传统美德。

(二)“行贤德”生活德育。开展责任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劳动、生活的重大意义,提高生活素养,感悟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班级、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扬贤艺”风雅德育。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书法教育、剪纸教育、合唱教育、舞蹈教育和乐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塑造优雅的气质。

(四)“育贤心”幸福德育。开展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成就幸福人生。

三、基于“达贤教育”的育人实践

(一)构建“达贤德育”校本课程

围绕“达贤德育”的内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带领全体老师构建了“达贤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达贤德育”核心理念“志存贤道,知行合一”的特色课程体系,让“达贤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贤德育”课程体系是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我校制定了“达贤德育”实施的四个层面:知贤道、行贤德、扬贤艺、育贤心。学生在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的德育课程中不断进步。

(二)创设丰富的“三礼、五知”教育活动

活动育人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系列德育活动。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和学校工作安排,我指导老师们开展了“三礼、五知”教育活动,如一年级“入队礼”活动、“十岁成长礼”主题活动、“毕业礼”主题活动、“五知教育”主题班会、经典阅读等系列德育活动。“三礼、五知”教育活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活动实践把德育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道德标准,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推进家校协同,实践体验式育人

家长是学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为学校德育活动顺利开展,德育践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德育活动丰富了内容。

1.家校共育。一是组建和完善家委会与家长志愿者团队。为了更好促进家校工作,切实把教育孩子的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将继续健全学校、班级各级家长委员会。二是通过校长信箱、家长会、家访、qq、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维的家校沟通渠道,让家校无缝链接。三是家校共同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以“打开大门办教育”的理念,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一起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实践体验。我们把德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能在生活中践行。我们分别以班级、年级、全校为单位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增广见识,增进感悟,促进学习。二年级:消防体验活动, 三年级:社会观察活动,四年级:科普体验活动,五年级:寻觅历史活动,全校:文化体验活动、生活体验活动、种植园实践活动。

四、结论

达贤德育课程把贤道、贤德、贤知、贤行通过具体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诠释出来,在实践探索中深化了达贤德育内涵,伴随着“达贤德育”理念在校园穿梭,学校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师生精神面貌、家长的评价,以及德育、才艺方面的成绩都取得了创新性的发展。我基于“達贤教育”的育人实践走进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意志,追求的是自然的、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精神和才艺技能的协调发展,致力于培养爱国敬业、崇尚科学、塑造气质、诚信友善的人。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