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环境下的高职教学策略探析

2018-02-22 11:32刘细发
职教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摘 要:在数字化、现代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面对的构成教学的元素和内容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智慧课堂已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基于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性已凸显。探析智慧课堂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策略重构与优化,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细发(1964-),男,江西玉山人,江西财经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MOOC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研究”(编号:15YB026),主持人:毛澄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2-0057-06

当前,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后发优势,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智造强国”。而人才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已然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1]。“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變,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2]。课堂教学改革要从知识、能力的培养走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超越知识认知与传统教育的范畴,引领师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作为培养“高智能”“高创造力”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切实落实立德树人,实现“融合人文与科学,知识与技能并进”的育人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知识课堂”的形态,构筑“智慧课堂”,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工程和实现课堂革命的必然选择。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智慧教育应有之义。智慧教育要通过构建智慧课堂这一主阵地来实现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界定

智慧课堂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它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新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对于智慧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没有统一的论述。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认为“智慧课堂”应以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4];还有认为“智慧生长是智慧课堂的根本目的,智慧生长应贯穿于整个智慧课堂中,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以此实现智慧生长,从而达到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5]。

基于以上,智慧课堂就是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创建情境化、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实施“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进行学情诊断分析、资源智能推送、学习过程与效果多元智能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思考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新型课堂[6]。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新型技术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以下特性(如图1所示)。

从过程来看,在智慧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立体化的、开放的、互动的、创造性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合作探究、协作商讨,为有相同、相近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形成学习共同体提供条件,借助于新技术、各种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开放、立体的教学与交互活动。

从技术来看,智慧课堂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及效果等动态数据进行数据化呈现,要求教师进行完整的学情分析和学生学习档案建设,便于教师丰富和完善教学设计,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同时,智慧课堂是基于数据的决策,表现为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定制学习过程,感知学习情境,结合立体化教材和案例,推送适宜的内容,提供丰富的可生成性的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协同方式,对学习过程与效果进行精准化、智能化的跟踪。

从时效来看,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实时检测评价与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及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及其反馈,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效果智能化的分析,满足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个性化同步推送。

从结果来看,学生达成学习并促进思维发展。对学习结果、达成度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及反馈、训练,帮助学生固强补弱,以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成智慧生成。同时,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是,要求教师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的核心能力的特点(包括语言与文字沟通能力、分析和创新思维、团队精神与数量素养、道德决策与思维习惯等)。

二、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的融合

信息技术能够解决传统课堂环境下教学策略的不足。比如,学习者无法展开个性化学习;教与学资源的获取不流畅;教学的实时性难以得到保证。此外,教与学的针对性、互动性、协作性、即时性都存在瑕疵。因此,传统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借助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优势才能加以解决。

构建一个拥有教学资源获取、内容实时推送、学习情景创建、统一数据互通、过程效果智能反馈、协作交互学习、应用支撑统一、移动通信互联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平台,通过平台要素之间的协作构建出一个有利于协作探究、意义建构和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7],如图2所示。

(一)教学资源获取和资源工具推送

利用智慧课堂云平台,充分应用搜索引擎技术能够快速地搜寻所需的资源,为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教师借助通信技术和智慧课堂云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将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和资源工具推送给学习者。

(二)学习情景创建和智能分析反馈

情境教学策略的实现借助于流媒体与在线直播技术,将真实的场景直观地展现给学习者,学习者通过直观的感受学习,获取知识,生成智慧。教师借助智慧云平台中在线练习的功能,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学生的练习训练情况,并且可以分析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改进与推进。

(三)协作互动学习和分层作业推送

教师协同学生通过知识共享产生的协同效应,学生彼此协同分享经过自主探究与协作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并不断推进再学习和再思维。在探究策略的实行中,借助网络通信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使得探究活动可以延伸拓展到课外,达到迁移的效果。通过统一应用支撑平台,采用智能学习分析技术,自适应向教师反馈练习完成情况分析,推送难易程度不同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和作业,利用智能批阅工具,实现减负增效。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认知心理学家诺曼曾说:“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因此,打造智慧课堂最重要的是构思教学策略[8]。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学习者学会学习为核心,以智慧學习的全过程为重点,融合技术与学习方式,突破课堂空间限制,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面向学习者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丰富评价方式,加速能力培养与智慧形成的行为过程[9]。具体表现为在课前、课中、课后,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构建深度、高效、自主和开放的智慧课堂“教”与“学”策略(如图3所示)。

(一)课前策略——以学定教

当前绝大多数智慧学习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状还是支持原有的教学思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没有任何变化,没有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预期目的的本质要求。现在的技术往往只是提高效率,将黑板上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平移到多媒体环境中。这种现象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关系,由此,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科学制定教学策略和重构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的确定。智慧教育的目的是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力,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具体就是:通过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用简易实用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元认知学习和教师快速答疑解难,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创造。

2.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及学习群体(同伴、老师和家长等)基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群体中的游戏规则,利用学习工具而实施的相关学习程序的集合[10]。教师以多种方式收集数据与信息进行学情分析,学情指的是学生的起点能力(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信息素养和学习问题等几个方面,从而为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和学习方案提供辅助,它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教学策略重构的依据。了解并掌握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先前知识和加工策略。教师作为学习问题和学习资源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与评价者在活动目标、活动任务、活动规则和活动流程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具有一定科学性、真实性、生活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带着问题自然入境;另一方面,问题是否紧密联系生活,是否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专题训练对掌握的好与不好的学生如何合理地进行有差别的训练;第四,体现学科教学特点与规律,结构完整,设计详实,师生交互过程流畅,等等。尤其是要充分、合理利用智慧课堂中的教学云平台、智能终端、学科教学工具等设备与资源,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实现活动目标。高质量的活动任务设计是把新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能力相结合。因此,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

3.学习资源的组织。智慧课堂中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上传的资源和学习空间自带资源。其中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是教师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结合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获取或开发的相关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课程网站和APP中获取,一方面可以是自主研发的微课、交互性课件和教学软件等。传统大班教学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分层学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实施效果不佳。而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可应用学情采集技术采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状态数据,诊断与构建学习者特征模型,动态地组织适合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解决资源多、难以查找、学生学习需求不同等问题[11]。这些数据和模型为教师的针对性讲解和个性化指导提供重要依据,更加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中策略——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融合、动态的交互过程,而智慧课堂的核心是立体化的交互。在交互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制定方案来完成课堂和课后的创新性思维训练与能力拓展学习[12]。

1.创设学习情境。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征,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包括:学习情境、教师通过智能推送工具推送创设学习情境来支持学生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突出个性化的观察指导;导入教学课题,通过微课、学习计划器,资料发送共享等方式进行对象呈现,等等。同时,利用系统资源分层共享功能,把教学资源分层分类,通过系统终端向不同学生推送,让学生获得学习资源,学习背景知识,解决部分疑问,进入学习情境。

2.协作互动学习。封闭的课堂从来只是灌输和论述,而开放互动的课堂必然是不断地出现问题并保持好奇。通过网络空间深化互动交流,利用认知工具支持作品创作。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分层练习、互动讨论模块分享学习成果,应用协作交互及时反馈等进行评价与组织调整交互学习活动。比如:课堂答题、竞赛、讨论与游戏式练习等。组织同学互助学习、自主分析学习、任务分层式学习。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注意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困惑点、碰撞争论点、偏差错误点和思维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个性化指导,通过为学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支架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扩展能力。

3.阶段分析学习。教师在实施教学中要做到学练一致、量度合适,针对性地制作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练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进阶规则,采用智能学习分析技术,自适应向教师反馈练习完成情况分析,自动判断学生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并向处于对知识点和应用技术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13]。

4.建立学习共同体。根据学科特点,教师提供共享资源、创设合作小组,建立互助竞争规则,采用同桌对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促使师生之间交往反馈,以及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快乐体验团队协作并获得成就感。也可以通过智能录播与交互技术,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实时为教师或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测,密切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观点和争论等生成性信息,即时给予反馈和引导。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行为、提供学习支架。建立一个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互助的、民主的、自信的、有归属感的环境与氛围,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相互交融、彼此期待、循环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进入协作学习和深度学习。

5.评价反馈。评价,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工具,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智慧课堂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做出科学精准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通过电子量规、学生学习日志和教师教学日志等个人空间进行教学反思评价,并结合学科特点,通过系统平台,梳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数据,建立符合学科特点和满足个性需求的个性化或者差异化的评价模型。全面把握学生是否全部掌握学习内容;是否做到学以致用;是否真正弄懂了不太理解的知识点;是否学会举一反三;是否会灵活运用知识;是否培养了团队精神以及适应性、独创性和冒险精神;是否提升了数量素养;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诚实与道德决策品德,等等。这里就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合理、科学地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和发展性。重视个性化评价,强化个性拓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创新。在评价结果反馈时要以鼓励为主,同时,通过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反思与优化学习过程,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资源的分层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策略——以学促教

在课后阶段,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统一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和反馈都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而智慧课堂教学则通过技术平台,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作业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可以及时集中反馈到教师的下次课的课前准备中,便于精准答疑解难,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有利于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达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1.双向评价。双向评价及反馈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课堂教学中新旧知识是否进行了联结,是否将知识由点连成线到面,最后建立知识体系,也就是知识的点线面是否逻辑链接成为体系。在评价中要体现教学是否实现了学生的知识生成、方法生成、能力生成和情感生成,最终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是否创生附加价值。

2.加工重构知识。把陈述性、程序性知识按照一定思路重新组织、梳理、整理、总结、分析与比较;同时对相同的、相似的、相关的、不同的知识分别予以归纳、迁移、联系、重组等。这一系列对知识的思考加工,通过知识体系的梳理,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性迁移、调整与组合,构建新的知识体。再通过分析、综合、应用、同化对知识进行加工、建构、生成和创造,达到深度学习。

3.分享学习成果。智慧课堂鼓励学生不拘泥于预设的固定框架和程序,鼓励师生在不断的交互中即兴创造。学生通过移动学习终端等通信互联学习工具,一方面接收教师推送固定的学习资源和建议,完成教师推送的测验,同时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共同建构并形成新的信息和资源。另一方面,向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汇报展示,共享学习成果。在共享过程中,经常能收获既定目标以外的教学效果,超出预测性。

4.资源工具推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学生登入空间学习,平台记录并分析学生行为数据,平台搜集相关资源,将资源推送到学生个人空间,实现资源的精准推送、个性推送和动态推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来巩固内化知识,教师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时推送相关主题的拓展资源,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同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推送一些稍有難度的问题思考,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最终达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情进行学习方向和学习状态的调整。

此外,根据新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需要选取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或者上一节课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形成联结[14]。

四、结束语

只有融合信息技术,构建新时期适应高等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化要求的教学策略,才能有助于创新与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智慧课堂。只有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共享教学资源、变革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只有教学工具、教学评价与反馈的智能化,才能真正挖掘学习者的自身的智慧,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发展的自我组织、自我修复、自我进化、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五自”智慧集成体系,从而使智慧课堂在课堂革命中稳步前进。智慧课堂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如何有效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实践中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会不断出现,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学会去思考并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Z].2012-03-13.

[2]陈宝生.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N].人民日报,2017-09-24(1).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4]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中学版,2014(4):51-55.

[5]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

[6]李祎,王伟,钟绍春,等.智慧课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08.

[7]庞敬文,张宇航,唐烨伟,等.深度学习视角下智慧课堂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12-15.

[8][13]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9.

[9]程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打造中职“魅力课堂”[J].职教通讯,2017,24:23.

[10]赵呈领,徐晶晶.翻转课堂中学习适应性与学习能力发展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设计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5(6):92-98.

[11][12][14]崔晓慧,朱轩.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6(27):41.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高职院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