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2018-02-22 15:38徐莉孙堂胜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白内障血糖

徐莉 孙堂胜

[摘要]目的 探討白内障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白内障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96例非白内障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入组者开展27个项目的检测,主要包括总维生素D(VD)、随机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钙离子(Ca)、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由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采集数据,组间检验指标的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白内障组患者GLU、LDL、Glb、TBil、IBil、ALT、AST、ALP、BUN、Cr、APTT、T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U 、LDL、ALT、TC、TG、LP-a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体内多种因素参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对筛选出的相关指标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机制研究。

[关键词]白内障;发病机制;血脂检测;血糖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2(a)-0019-04

白内障是一种由于晶状体混浊而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科常见病,目前已经成为老年人群第一位致盲性眼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带来严重影响[1]。虽然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已日臻成熟,但依然存在术后无调节功能、出现手术源性散光以及经济花费相对较高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积极寻找白内障有效的预防方法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探讨导致白内障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其导致的疾病特点,对白内障的早期预防、延长用眼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影响白内障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白内障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96例非白内障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白内障组:平均年龄(73.87±7.83)岁;男53 例,女 82例。白内障组纳入标准:①按照白内障Emeny分级系统[3]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②Ⅲ级核以上的核硬度,所有病例的入组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决定;③近3个月未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类药物,无长期服用其他药物史。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进行性肾病、活动性肝病、风湿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照组:平均年龄(69.49±10.37)岁;男 35例,女61例。对照组通过严格筛选来院进行眼部体检的非白内障手术者,主要来自泪道阻塞、翼状胬肉、斜视等患者。纳入标准是裂隙灯下检查晶状体皮质及核无混浊,核硬度Ⅱ级以下。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对两组入选者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确定晶状体状态并分组,入组后即采集受试者血液。研究对象须在1个月内作息规律,禁止吸烟喝酒,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收集血液前12 h开始禁食水,次日清晨需要保持空腹,每位受试者需收集3~5 ml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和血浆,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采用的主要仪器与试剂包括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E411(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为罗氏公司原装配套);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品、质控品由朗道公司生产,检测试剂由上海三菱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由德林公司生产)等。

1.3 检测指标

检查指标包括总维生素D(vitamin D,VD)、随机血糖(random bloodglucose,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脂蛋白-a(lipoproteins-a,LP-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清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r-谷氨酰转移酶(glutamine transferase,r-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钙离子(calcium ions,C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共27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白内障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白内障组患者的年龄、血液VD、HbA1c、TC、TG、HDL、LP-a、SOD、Ca、TP、Alb、DBil、GGT、UA、PT、Fib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LDL、Glb、TBil、IBil、ALT、AST、ALP、BUN、Cr、APTT、T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白内障发展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将单因素分析中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LU 、LDL、ALT、TC、TG、LP-a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白内障作为临床常见的眼部疾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且具有很高的致盲性,治疗形势较严峻[4],在我国已经形成沉重的医疗负担。白内障的类型复杂多样,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等类型[5]。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由于年龄增大,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进而变为浑浊形成白内障。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治疗唯一且有效的手段,手术带来的经济问题、术后并发症以及经济原因均是阻碍手术广泛开展的因素[6]。同时,人工晶体具有客观功能的缺陷,较原晶状体无法进行精密调节实现精准聚焦,部分损害视功能水平[7]。因此积极探讨导致白内障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疾病特点,延缓甚至阻止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GLU、LDL、ALT、TC、TG、LP-a与白内障的发展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年龄增长可导致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发生衰退老化,年龄越大白内障的患病率也越高,是白内障确定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血糖水平长期过高或者波动较大都可能导致晶状体启动脱水过程、代谢废物排出障碍等,直接导致晶状体发生病变而变混浊。Klein等[8]的研究发现,只要5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即可导致更多的皮质及后囊下晶状体部分混浊,糖尿病人群白内障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发病年龄也相对提前。本研究结果中的LDL、TC、TG、LP-a均是与血脂相关的指标,Li等[9]也通过一个横断面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血清LDL、TG、TC和LP-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LDL、TG浓度与老年性白内障显著相关。Heydari等[10]的研究不仅表明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LDL和高空腹血糖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同时发现白内障患者的血浆抗氧化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也低于健康对照组。有学者[11]发现,血浆、房水和晶状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状态失衡促进白内障发展的作用明显,有意识地增强体内的抗氧化因素将可极大地延缓白内障的进程。本研究试验数据部分印证这些结果,提示体内的抗氧化水平的指标如SOD在对照分析中接近显著性变化且未入选回归分析结果,可能与样本量以及入组人群的选择有关。ALT是临床上诊断肝脏疾病的指标,ALT正常存在于肝细胞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被破坏时入血。肝细胞功能异常时可能造成体内正常的代谢循环径路出现障碍,进而影响各眼部组织的生理过程,房水的理化性状可能发生改变,尤其对于晶状体的干扰更明显。Miller等[12]在其一项基础研究中发现使用缺乏蛋氨酸的饮食可以延长小鼠的寿命并减缓晶状体的老化和变混浊的进程,这与使用缺乏蛋氨酸的饮食导致肝细胞损伤有关,ALT也参与这一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ALT[(25.57±17.15)U/L]明显高于白内障组[(17.10±7.03)U/L](P<0.001),充分提示ALT升高在人群中具有阻止白内障发生、进展的作用。不同的研究提示不同的生化指标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相关[13-15],这与样本所处的地理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16-20]。

综上而述,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综合结果,病理变化也是多层次的,其具体的分子学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根据本研究与其他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健康调控很有必要,并可不断总结多中心的试验结果,对白内障患者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Bourne RRA,Jonas JB,Bron AM,et al.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vision loss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in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in 2015:magnitude,temporal trends and projections[J].Br J Ophthalmol,2018,102(5):575-585.

[2]Christen WG,Glynn RJ,Chew EY,et al.Folic acid,vitamin B6,and vitamin B12 in combination and age-related cataract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women[J].Ophthalmic Epidemiol,2016,23(1):32-39.

[3]Riordan-Eva P,Whitcher JP.Vaughan& Asbury′s general ophthalmology[M].16th ed.Stanford: Appleton&lange;,2004.

[4]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25.

[5]Loomis SJ,Klein AP,Lee KE,et al.Exomearrayanalysis of nuclear lens opacity[J].Ophthalmic Epidemiol,2018,25(3):215-219.

[6]Tang Y,Wang X,Wang J,et al.Risk factors of age-related cataract in a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the Taizhou Eye Study[J].Clin Exp Ophthalmol,2018,46(4):371-379.

[7]蔣港港,李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12):1237-1241.

[8]Klein BE,Klein R,Lee KE.Diabetes,cardiovascular disease,selec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and the 5-year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cataract and progression of lens opacities:the Beaver Dam Eye Study[J].Am J Ophthalmol,1998,126(6):782-790.

[9]Li S,Li D,Zhang 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lipids concentration and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case-control study[J].BMJ Open,2018,8(4):e021496.

[10]Heydari B,Kazemi T,Zarban A,et al.Correlation of cataract with serum lipids,gluco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a case-control study[J].West Indian Med J,2012,61(3):230-234.

[11]Elmazar HM,Elmadbouh I,Mandour S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ataract progression and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n relation to oxidant-antioxidant profiles in the serum,aqueous humor,and lens[J].Cataract Refract Surg,2018,44(2):134-139.

[12]Miller RA,Buehner G,Chang Y,et al.Methionine-deficient diet extends mouse lifespan,slows immune and lens aging,alters glucose,T4,IGF-I and insulin levels,and increases hepatocyte MIF levels and stress resistance[J].Aging Cell,2005,4(3):119-125.

[13]李圣杰,邵明希,吉建,等.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448-453

[14]周洋,任鹏晓,梁勇.生化指标对中老年人群白内障发病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42-246

[15]姜腾轩,翟淑娜,闫佳,等.高脂血症、糖尿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098-2101

[16]王兆堰,黄梦运,李秋惠.756例老年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7, 24(12):1502-1504.

[17]林震琳,胡艳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52-2255.

[18]郭宇燕,查旭,张远平,等.白内障术后视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648-1650.

[19]李谟汉,符小林,羊文芳.不同术式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角膜水肿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6,37(10):936-939.

[20]张晶瑶.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应干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3):471-473,477.

(收稿日期:2018-06-13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白内障血糖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过多晒太阳有害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