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考

2018-02-24 00:02陈花莲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概率游戏生活

陈花莲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文笔小学,福建 福州)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之快,这就促成了缤纷繁多的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局面,当下的社会可以说是信息爆炸的社会,身处这样的社会之中,人们需要学会如何与数据过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在社会与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是顺理成章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统计与概率纳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人们对于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重视达到了崭新的高度。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随机观念”与“统计观念”本身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其逐渐低龄化的启蒙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若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那就必须要知道重点实施这部分教学的意义与目标是什么,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接着在下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几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在小学实行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大部分人每天都需要面对与处理大量的信息与数据,所以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天气预报,还是个人的日常消费、投资理财都需要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支持。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这方面重在给孩子们播下统计与概率意识的种子,激发他们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兴趣,为中、高年级更加深入、难度更大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例如一、二年级的可能性教学,先是要让学生知道不确定现象的存在,让他们认识可能性现象,再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学会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提高定量化研究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一个逐层渗透的过程。

通过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事物今后的发展做出客观的分析,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错误的产生,所以说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统计与概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太多的机会亲身经历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学生先是要自主搜集数据,然后根据要求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与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从问题的提出到最后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从中收获许多课本上所没有提到的个人心得,能够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稳步提升。例如,在进行“买气球”这个问题的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统计本组成员最喜欢的颜色,然后再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在班级内部整合统计结果,并制成统计图,我让学生大胆地根据统计图提出相关的问题,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解决,最后由学生共同决定要买什么颜色的气球。

由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所以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生活,教师可以将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引入教学,如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天气的变化以及孩子们家里家电的品牌等等,通过学习学生开始对源自生活的问题和数据进行思考,会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极大的激发,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目标

在我国以往的统计与概率教学中,重心是放在对学生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训练上,暴露出机械化套用公式计算以及单纯记忆太多术语的弊端,这对于学生形成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是极为不利的,学生难以感受到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无法感受到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对于决策的重要性。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首次在标准中被提出,指出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生活中的随机现象以及客观数据,通过对数据可能性的刻画以及经历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过程,帮助人们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从三维目标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这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独立地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过程与方法这方面,要求学生熟悉统计的整个过程,并且学生运用统计的思想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大力发扬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在情感与态度这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稳扎稳打的做事态度。

三、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情境,巧妙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数学教师务必要改变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定位,做好自身角色的改变,发挥“绿叶”本色,突出学生的“红花”角色。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唤起学生的活力,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是教师目标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观看了一个关于非洲干旱地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气候与降水量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激起了学生对于灾区人民的怜悯之情。紧接着我在多媒体上出示了去年我国西北城市乌鲁木齐市与学生都熟知的福州市的一年中各个月的降水量统计图,让学生共同观察、交流,自由表达他们从图中所看出的信息。有了之前干旱情境的铺垫,加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形式,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畅所欲言,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环节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教学目标很快就得以实现。

2.联系生活问题,促进学以致用

在小学的不同阶段,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目标是不相同的,小学高年级着重于培养学生深入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来源于生活,那么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更要回到生活中去,当学生学会运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时,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意义才会凸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游戏的公平性”时,我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幸运大转盘”,转盘上全是学生感兴趣的选项,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我问学生:“你们有玩过这个东西吗?”学生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表示经常见到也经常玩。接着我邀请了几位热情洋溢的学生上台来体验了一番,在学生正兴趣洋溢之时,我突然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游戏到底公平吗?”课堂瞬间安静了下来,很显然,学生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玩上面,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我稍加引导学生就非常快速地投入到“游戏的公平性”的学习中来。生活中不乏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原型,教师应当积极地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在课堂与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学以致用的能力才能得以养成。

3.引入课堂游戏,提高教学效率

游戏是绝大多数小学生都热衷的活动形式,游戏并不是只能存在于课堂以外的天地,在当下的小学教学中,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之中。小学数学游戏指的是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所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游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能够随之提升。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与等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材上只是简要地给学生阐述了抛硬币游戏的过程及其结果,这冷冰冰的文字丝毫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让学生一个个地上台来进行多次的抛硬币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他们每人有一次机会预测投掷结果到底是哪个面会出现得比较多,猜对的同学还能得到奖励。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喜出望外,他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上台来投掷硬币,眼神也时刻关注着同学的投掷情况,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当游戏结束之后,学生也是一丝不苟地对待统计的过程,最后大家也是得出了正、反面次数基本持平的道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4.加强实践活动,培养统计意识

无论是统计与概率还是其他数学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学生才会懂得运用,才会知晓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加强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我上网搜索了当下最受孩子欢迎的动画片,从中精心挑选3部,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部进行播放。面对这样的课堂环节,学生是喜出望外的,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统一好意见,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所要播放的动画片。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上台来唱票,当统计结果出来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共同确定应该播放哪部动画片。可以说是实践赋予了知识意义,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得以内化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才能够树立起概率与统计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让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先完善自身的相关素养,明确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与目标所在,确保能够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妥善解决,帮助学生从小武装起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意识,游刃有余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猜你喜欢
概率游戏生活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生活感悟
爆笑游戏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