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2018-02-24 00:02董敏敏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生阅读教学

董敏敏

(泉州市惠群小学,福建 泉州)

阅读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阅读教学被动化趋势较强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受多个考试的影响,因此整个教学过程的功利性、应试性比较强。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被动性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根本无法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授课本的过程中经常性地向学生提问,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小学生无法对文章进行理解及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将课堂的时间大部分用在解释以及提问上,那么小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就会很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就更少了。比如,教师在讲解《寓言二则》这篇文章时,会在上课的时候就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有的小学生可能通过其他渠道已经了解了这两则故事,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巧妙地设置问题,由学生去进行独立的思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2.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保证科学有效。现阶段,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时,对于教科书的内容研究得不够深入,只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内容进行制订。这样教师对教科书内容的掌握可能存在偏差,教学效果自然会大大降低。另外,有些教师只考虑怎样教,不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教科书,导致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分离。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小学生似乎非常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已经远离讨论的主题,这是因为教师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不够明确。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缺乏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就会很容易失去教学方向,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优化的策略

1.强调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主动汲取知识,亲身去感受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继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动画片,利用视频进行情境教学。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切实了解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成长过程,从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性,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设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阶段化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情感和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篇文章时,文章内容较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个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松掌握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此外还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文中孙膑的看法,学习孙膑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处事态度。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小学生切实掌握所学内容。

3.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充足的好奇心,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等,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环境遭到破坏的视频,也可以由学生去创造剧本,展现环境恶化后各种小动物面临的生存考验,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不仅可以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性语文技能。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加深小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生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