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2018-02-24 00:02朱立平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路学困生探究

朱立平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顺乡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数学是小学的基础科目之一,这一阶段的学习较为重要,它为学生以后数十年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培养。学困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直接反映了教学效益的高低。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期望对一线教学探究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探究

1.课前不预习

课前预习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认真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的内容重点听,已经掌握的内容选择性地听,更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在课前做不到预习将要学的内容,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节奏以全面的接受能力为准,难以顾及个别反应较慢的学生,这样学困生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久而久之积累的疑惑越来越多,想要再跟上进度就很有难度了。

2.课堂听课习惯不佳

课堂40~45分钟时间,是师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度交流的阶段。在课堂上,教师的思路是连贯的,需要学生时刻跟紧教师的步伐,产生思路与思路的碰撞,掌握教师讲课的精华并能学习教师解题的方法。而学困生在课堂上由于课前没能进行良好的预习,在课堂上有的光顾笔记讲课的特点没有跟上教师思路,而有的只听不笔记,过后没有任何收获。这两种现象都是听课习惯不佳的表现,一堂课下来所学知识没有形成体系,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课后不及时复习

如果说预习是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开端,课后复习便是华丽的收尾。上完一节课或多或少都有难以消化的知识,学生课后要趁热打铁,对所学进行全面复习,补充课堂笔记,解开疑惑点,对重难点知识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数学知识是系统而又条理的,一册教材的知识前贯后联,难度会逐渐加深,所以需要学生在每一阶段都扎实掌握。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不高,疑难点相比其他同学会更多,课后复习不及时又会影响到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恶性循环带来的后果就是丧失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二、改变学困生学习现状的策略探究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

由于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较少,只看到他们的学习成绩落后,没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甚至与学困生零交流。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从以往的唯成绩论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转变。转变学困生的现状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最好能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发现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明白老师对他们是十分关注的,老师对全班学生的爱是一视同仁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学困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出现的问题,教师先要教给学困生预习的好方法,从预习入手填补学困生学习的漏洞,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帮助他们尽快跟上课堂讲课速度,遏制不良学习习惯的继续;课堂上要多给学困生发言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每周还要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学困生补课,清理遗留的学习疑难点,复习学习重难点,并给他们布置练习题反复巩固所学。

2.教师要更新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过程是失败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学习不具有自发自主性,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提高学习兴趣不仅是学困生所需,所有学生都需要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相比其他科目是较为严谨的,但结论的固定性不能阻碍教师讲课的多样性,教师要从刻板的教学思路中跳出来,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原理,不仅仅将数学视为学习任务,更是理解生活的好帮手。在低年级学段中注重学习的趣味性,以让学生感知数学为主,到了中高学段引导学生注重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总而言之,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是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也是关注学生发展、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都是无限量的,暂时的学习困难是正常的,是每一位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要正视学生的学习问题,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出发,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学生一起清除学习障碍,为他们树立正确而坚定的学习信念。

猜你喜欢
思路学困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不同思路解答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