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教学法的探究

2018-02-24 00:02任本国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内容情境

任本国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透堡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课堂教学也是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主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但是,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仍旧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采用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开展“灌输式教学”,这样既不利于积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教学法,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在有效且科学提问的推动下得到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提供保障。

一、营造有助于学生质疑意识激发的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受传统“单一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逐步养成了被动听课、做笔记的学习模式,虽然也存在师生互动环节,但是更倾向于“一问一答”的伪互动。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为导向对其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事物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教学氛围,进而实现激发学生质疑、思考意识的教学目的。比如说开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对其教学情境进行如下设计:学校要在操场搭建长方形舞台举办元旦晚会,舞台尺寸为长15米,宽10米,并且需要将五颜六色的彩色小灯安装在舞台周边,使舞台变得更美,请问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线才能确保舞台周边挂满彩灯?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问题情境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结合该教学情境内容发表自己所理解的一些数学问题。再比如说开展与“圆”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师需要注重其教学情境的自主探究性创设,合理运用圆形实物和圆形铁线圈,向学生提问“圆的周长要怎样才能够测量得出?”教师通过这样一句看似简单的提问,便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得到激发,主动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探究。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氛围的营造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其语言措辞进行合理运用,打破传统具有较强主观论断性的“同学们都听懂了吗”这种询问方式,转变为“这个问题老师是否已经讲明白了?”的询问方式,这更容易获得学生的接受,从而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对问题的难度和重点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提问教学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艺术性,小学数学教师不能盲目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策划,灵活应变各种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反思。首先,教师可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前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对其课堂教学氛围进行烘托,这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开展“混合运算”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设计“5+10”“12+13”“20-8”等简单的运算题目,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这也有利于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内容,进而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问题,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从而对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更好的把握。比如说“10-6”等于多少呢?“4+10”等于多少呢?那么“10-6+10”等于多少呢?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留意,即时提出学生所困惑的知识问题,对其提问内容进行灵活设置,为有序开展课堂提问提供保障。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教学,不仅能够发挥出不容小觑的创造性教学价值,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使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逐步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对其教学提问进行合理设计,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特点等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提问,既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予以重视,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从而确保提问教学法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内容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