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研究

2018-02-24 00:53宋九全
新课程(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

宋九全

(湖南省衡阳市铁一中学,湖南 衡阳)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社会人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门具有文化承载功能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随着新一轮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素质化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成为各教学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核心教学目标指的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方向,也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决定最终教学效果[1]。

一、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目标分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2]。然而部分历史老师显然还没有准确把握到其核心所在,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育人员通常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要素为三维教学目标,并将三者充分体现在各个知识章节。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往往会采取分组式讨论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对革命意义进行多角度辩证思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主要通过解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教育现代青年要懂得感恩和珍惜,发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二、传统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的不足之处

围绕传统三维目标的高中历史教学在当今核心素养的贯彻中显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此种三维目标无法充分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各教学目标之间过于支离,难以实现整体统一,教学核心目标模糊。而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都将围绕其核心来开展。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将历史学科的五大基本核心素养与三项核心维度有效融合,从而形成真正完整的、统一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研究

1.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并非要求体现在各个教学章节中,而是对整个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3]。至于该贯彻五大要素的哪个方面或者该如何贯彻则应当视具体的教学情况和教学需求而定。要尤其注意的是,设计和制订核心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以确保所选择的教学目标能够切合教学实际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历史老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含义,懂得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核心素材,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素养水平,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核心。

2.完善三维目标实践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具有新的实践概念。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老师要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发展概念,明确史实,熟悉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深刻理解事件、人物的历史性意义。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及时更新和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授课方式,锤炼授课技巧,采用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知识。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师生需要共同提高历史文化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刻牢记革命先辈的训诫,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切实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实现核心要素与核心维度之间的融合提升,从实现每一课堂核心教学目标入手,促进历史学科综合教学素养的提高。

3.核心教学目标的提升

三维目标不可抛弃,但核心始终只有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教学目标必须有侧重点进行融入与提升。如,在“辛亥革命”的教学章节,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局面,是我国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巨变。老师可以将此课题的核心目标设定为: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结合教学内容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与提升,之后再确定本次课堂的核心目标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过程、人物进行了解,通过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对历史事件的表象和本质进行深化分析,明确辛亥革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变革作用,培养学生的事物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必须首先以每一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落实各环节核心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针对教学实际,提高核心教学目标的制订质量,突出核心价值,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