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 化无痕为有痕
———谈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2018-02-24 11:55刘远交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加减法德育同学

刘远交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城中学小学部,广东 佛山)

一、挖掘文本内涵,构建育人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生活是德育的摇篮,所以数学教学自然就与德育密不可分了。从这几年的教材改编不难看出,德育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二年级两位数加减法与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是知识相关的内容,教材中,主题图也如出一辙,都以学生打扫卫生为主题,创设孩子们熟悉的搞卫生情境,一则让孩子能在生活中提取数学,二则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理性呈现平时爱讲卫生的场面,渗透德育。如六年级《圆的认识》,在最后的“你知道吗?”把祖冲之与圆周率作为补充知识呈现在教材中,一是对圆的知识的补充,更重要的是“爱国”教育。在一次优质课上,一位老师把它作为教学导入,孩子们在“爱国”激情中,在对圆周率充满好奇和激情的意境中学习圆的知识,整节课专注、参与度非常高,堪称经典。在“亿的认识”中,作为一个大数“亿”到底有多大?孩子们感知存在困难,利用“森林制氧”这样的素材,使其对亿的认识有了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理解,同时老师应捕捉这一“环保教育”素材适时渗透。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的主题图是我国的湿地部分动物种类。老师必须挖掘我国湿地地理知识,在学习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国情,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立体、丰满。

二、捕捉生成资源,矫正价值取向

近日,在观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现场做课《集合》时,徐老师的一个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抢凳子活动结束时,同学们为获胜者送上热烈的掌声。徐老师俯下身子问:孩子,刚才这样热烈的掌声是送给谁的?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送给我的。”徐老师轻轻抱了一下孩子,说:“孩子,你正在长大,今天你获得了比赛的最后胜利,如果今天只有你一个人,你能取得胜利吗?”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不能。”“那你现在觉得掌声除了祝贺最后的获胜者,更应该送给谁呢?”孩子肯定地说:“送给大家!”徐老师顺势鼓励道:“你长大了!今天你的胜利是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给予你的,请同学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刚才参与猜拳、抢凳子游戏的同学!”

活动是服务于教学的,活动会生成一些你意想不到,但又真实存在的理念,反映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价值取向。善于捕捉这些育人素材,并自然地在课堂中给予引导矫正,是课堂渗透德育的重要手段。现在正是独生子女成长期,也是放开二孩起步期,很多不和谐的声音、现象数不胜数,这就赋予教师更大的责任。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不能局限于对教材内容德育素材的挖掘,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像徐老师一样捕捉住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可用素材,在保护好孩子应有的童真、童趣的同时,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形成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

三、开展小组合作,渗透团队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最直接体现在教学效果的好坏上,传统的,以个体为主的教学方式正渐渐地被小组合作所代替,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主流的学习方式,除了它在孩子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能更高效地达成目标以外,还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功效——它是孩子团队意识形成的基石。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单纯的学习交流,还有助于小组建设、增强团队荣誉感、组员信任、互帮互助……这些在小组合作中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学期我接了一个班,共47人,这个班很特殊,两极分化很严重,有6人知识基础很差,三年级做加减法还得借助手指才能勉强做对,班上同学对这几个同学也是“特殊看待”,每当我提问他们时,总有同学说:“老师,别问他了,他什么也不懂。”多么伤人的无心之语呀。我还真一时“束手无策”,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尝试去帮助他们,但缺漏太大,顾此失彼。这时,小组合作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最大的特点是生帮生,解放老师的双手。我把孩子们分成了12个小组,把成绩较好、爱帮助人的同学分到各组,当老师的小助手。我知道,要改变教学效果,帮助这些学困生进步是不二的选择。我把帮助特殊学生的进步第一任务布置给各组,再加上得力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习惯,让他们从心理上、学习上、纪律上帮助他们共同进步,给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让各组体验互助的成功。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再提问那几个同学时,再也听不见“嘘嘘声了”,听到的是更多的鼓励:别怕,你可以的……

“德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是简单的说做就能做到的,把德育赋予各学科中,做到“润物无声”,课课留痕,源源不断地把德育养分注入孩子心田,让孩子从被动受教变为主动求教。这样才是长久的、实效的和终身的教育!

猜你喜欢
加减法德育同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加减法的由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放管服”的加减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