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18-02-24 11:55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知识生活化

刘 斐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实验学校,安徽 六安)

小学正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同时思维想象力较弱的阶段,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中概念性知识占据了大部分,增加了数学的学习难度,为了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并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增添数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实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工作中顺利开展,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之处,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素养的提升,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过于形式化

教师仅仅是将生活化教学流于表面,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缺乏活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过于强势

在教学中占据绝对支配的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灌输,缺少时间进行消化理解和掌握,没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缺少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生活元素大多来源于课本教材,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效果不明显,课堂教学利用率偏低。

二、生活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增添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利用率,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和数学真理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营造生活化学习情境

小学正是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时期,对于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不利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数学的生活化,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

教学案例:在“时、分、秒”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钟表的实物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指针所代表的意义和一天24小时中每个时间的写法及表示,掌握小时、分钟和秒钟之间的单位换算。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时间是8月8日晚8点8分,可以表示为二十点零八分,经过3小时52分后是几点钟?可以表示为?

教学案例:在“克、千克、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秤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克与千克及吨等单位所代表的意义,并对生活中其他物品的重量有大致的了解,例如一个苹果重250克,鸡蛋重50克,白菜重2千克;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为35千克。教师为学生讲解和演示重量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以及数学重量单位的换算知识,使得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重量单位有充分的了解。

(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与课本教材相结合

数学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元素的眼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面积”章节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本、硬币、树叶等物品进行比较,制作相关的单位表格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到面积的知识概念,通过例题“长方形花园长为15 m,宽为6 m,求长方形花园的面积?”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面积求解知识的掌握。

(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学习探究

合作能力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本社会技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

教学案例:在“长方体”的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明确每一名学生的分工职能,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对长方体的顶点个数、棱长个数和面的数量以及形状进行记录,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并计算长为15 cm,宽和高为5 cm的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学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