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高效教学的策略

2018-02-24 11:55冯彦香
新课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知识点有效性

冯彦香

(宁夏盐池县第一小学,宁夏 吴忠)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一直是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对小学数学教育不断探索、优化,最终达到教育的最大值的一个过程。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积极地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能够帮助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到小学数学学科丰富多彩的知识,提升其数学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构建高效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的关键之处。

一、兼顾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制定合理教学任务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堂的灵魂所在,数学教师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和衡量,并根据测定和衡量的结果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发挥最大化效用。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将有效性贯穿在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才能够让中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掌握知识,提升其数学运用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以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比如,教师可以将40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5~10分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整合,并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前景介绍与相关知识点的引入;第二部分25~30分钟,主要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如对“三角形”进行讲解时,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性质和定律,还要引导学生将其与之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对比,综合建立平面图形的学科体系与框架;第三部分5分钟左右,主要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再一次进行梳理,并为中高年级的学生布置课下任务,引领学生对下一节学习内容进行预习与知识点整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适应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梳理以往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记忆,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入数学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学生是否能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相比于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立体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思维、充分的想象力和科学的解题思路,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情境预设,将一个复杂且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生活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之中,实际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

在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数学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标有具体分数数字的动画人物卡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画角色,并两两组合,让其他学生快速地计算这两个动画人物相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相减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情境模式下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极大地激发中高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数学的运算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帮助其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设置提问,启发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

在中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充分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某一知识点以及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合理的提问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之中。在提问的过程中,中高年级数学教师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培养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也善于解答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真正将数学课堂中传授的知识点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讲授“扇形统计图”这一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思考之前学过了哪些统计方式和统计图表?这些图表各有什么优势?适合于哪些数据的整合?那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适合于各种数据的统计?通过这种合理的提问,真正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思考,从而真正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必备知识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让中高年级学生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如何更好地提升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仍是一个长久的话题,需要教师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知识点有效性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