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8-02-24 18:54海南省东方市第六小学叶月新
新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彼得笔者文本

□海南省东方市第六小学 叶月新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百科之母,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里,依然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老师就像发射台,学生就像接收器,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灌输,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原动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备受关注,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老师的追求。巧妙地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让课堂鲜活起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运用提问,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中的不足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大家在观老师们上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时,“满堂灌”的现象基本上是没有了,但是,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老师也许当心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控制和引导,设计的问题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1.问题过大,没有针对性。

“因材施教”这一观点,大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到现在,学校各科组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都不忘记提醒大家,注意学情。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只分析教材,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及他们的思维特点。但是我们会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往往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如有位老师在上《小鹰学飞》时提问:“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授课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学生谈谈学习后的体会或从中悟出的道理。这样的问题设置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笼统的,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压根不理解。因此,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需要在小学生理解的范围内。

2.问题过小,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老师们在上公开课时,由于上课的氛围不同往日自己的课堂,而显得格外紧张,当心自己的表现不好,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问“对不对呀?”“是不是呀?”……这样的提问并没有提问的价值,也无法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这样的提问方式对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养成十分不利。

3.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允许存在不同的答案。在课堂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应该占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的预设去思考问题,追求答案和预设完全一致。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思维呆板,阻碍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局限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优化

1.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善问。

古人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疑,就是问题。由此可见,提问是老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学生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来源于问题。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笔者上《半截蜡烛》时,上课伊始,笔者让学生读课题问:“同学们,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笔者给了同学们质疑的机会,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在读课题后的疑问:“为什么是半截蜡烛,而不是一支蜡烛呢?”“半截蜡烛里有什么秘密呢?”“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同学们的问题就是课文学习的重难点。“质疑”是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产生问题,才能深入思考,激发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要想读懂一篇文章,一部文学作品,需要学生们大胆“提问”。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是学习中的一个飞跃。

2.灵活性地提问,动态生成。

在上课之前,老师们都要对教材进行解读,确定教学目标,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针对目标、重难点、学情设计了好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脑海中反复预设学生会怎样回答,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却不会回答,这就说明老师在预设时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没能按照学生的水平设计问题。如果老师不迅速调整思路,课堂会出现冷场,老师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自己唱独角戏。这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变换问题,降低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乐于表达自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金子》一文中描写彼得通过辛勤的劳动才收获“真金”的过程,文中描写彼得获得成功付出的努力是这样写到:“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寥寥数笔,笔者上课时很想突破这一重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体会?在笔者的预期里学生会把彼得种花的辛苦说出来,但课堂上没有出现笔者希望出现的答案。于是,笔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回答,立即调整问题:彼得种花获得成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学生说:“彼得种花付出了艰苦地努力。”笔者追问:“你们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学生说:“从‘全部精力’一词读出的。”笔者继续问:“透过‘全部精力’这个词,你是不是看到了一副幅画,清晨,天空刚刚发亮,彼得在做什么?晚上,星星出来的时候,彼得在做什么?当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彼得在做什么?当大雨来袭时,彼得又在做什么?”

这一次,学生不同的个体,生活体验也不一样,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有针对性地提问,深入理解文本。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听说读写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问题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问题的设置上不要力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击中要害,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好果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爱之链》,可以提出三个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谁与谁之间的爱?”“这爱怎么会链接起来的?”这篇课文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笔者抓住描写乔伊为老妇人认真修车的重点的字、词、句,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理解“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感受乔伊美好的心灵。“帮助”实际就是一种真诚而无私的奉献,就是无私的爱,这句话始终一线贯穿全文。乔依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乔依的话感动老妇人,所以老妇人把真情留给年轻妇人,实际上她们之间的真情就是课题的“爱之链”。这几个问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

4.开发性提问,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学习《九色鹿》是在课堂教学围绕“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国王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三个问题展开,学生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体验读出了一个心地善良的九色鹿,一个外形美丽的九色鹿,一个背信忘义的调达,一个贪财的调达,一个糊涂的国王,一个知错就改的国王……开放性的问题,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也延伸了课文的内容。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充分钻研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各类问题,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彼得笔者文本
彼得与狼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彼得,彼得,吃南瓜
老师,别走……
彼得潘
彼得潘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