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效做法

2018-02-24 19:01王忠宇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事新闻要闻时事政治

王忠宇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利发盛镇中学,吉林 松原)

一、时事政治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渐让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必要的教材知识,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的各门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是: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和影响,进而形成偏激、消极的思想,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而《道德与法治》便是一门纠正学生错误思想、错误行为的学科,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相对来说,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学起来会感觉有些枯燥乏味,若在其中融入时事政治的教学内容就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原本如“一潭死水”的课堂上泛起了涟漪,惊起了波澜。相应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会有所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必然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见,时事政治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不可或缺。

二、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效做法

(一)提倡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时事新闻早知道

更好地了解时事政治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坚持观看每晚的新闻联播,通过看新闻、听新闻,学生能及时知晓当天国内外发生的最新新闻事件,了解中国的发展状态,包括军事、经济、民生等热点问题,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地位,树立爱国思想。这就要求学生不要像古代的书痴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解时事政治,能让我们更好地、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学生课前轮流进行新闻播报,时事新闻都知道

持之以恒地观看新闻联播能有效地、及时地了解时政要闻。那么,如何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为学生创设新闻播报的平台就是一个有效的做法。让学生轮流将自己近期了解到的时事政治像新闻主播那样,在上课前三分钟左右,播报给同学听,做到信息共享。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对新闻的搜集、处理、编辑、朗读等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课堂上增设新闻讨论环节,时事新闻议一议

1.教师课前认真搜集、整理值得学生分析讨论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当下的热点问题,采用PPT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其进行仔细阅读。

2.学生认真阅读时事要闻后,结合教材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上述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3.分析过后,各个学习小组选出1~2名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共同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

(四)定期召开时政要闻朗读比赛,时政要闻赛一赛

学生学习时事政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时事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学中,定期召开不同主题的时政要闻朗读比赛,让学生不仅更好地了解近期内发生的时事政治新闻,更是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成立时政要闻特长组,时政要闻人人做

把全班学生统统发动起来,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和了解时事政治的活动中来。例如:擅长搜集热点时事政治消息的,确立为“新闻发布组”;擅长对时政要闻发表个人观点、看法的且能在教材的指导下,辩证分析时事政治信息的,确立为“新闻研讨组”;擅长朗读播报新闻的,确立为“新闻播报组”;擅长编辑、修改新闻的,确立为“新闻编辑组”。这样一套较为完整的新闻播报组组建完成,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定相应的特长组,人人参与、积极热情,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忙得不亦乐乎,成就感爆满,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教学不仅丰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还解决了固定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时事政治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时事政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有生机和活力,更具有现实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灵活而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时事政治的能力。

猜你喜欢
时事新闻要闻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巧借社会时事新闻 助力儿童美术教育——以课例谈随机教育对儿童情感培养的积极作用
要闻
要闻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要闻
那些读新闻的人生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