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进展

2018-02-24 05:27林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硬皮病综述

林妍

【摘要】通过文献搜集,筛选出近年来关于硬皮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报道并分析其中医证型和治疗规律。文献分析发现,阳虚寒凝证、痰瘀络脉证、气血不足证均为临床中较常见的证型,其标为寒凝和血瘀,其治法以温阳散寒及化瘀通络贯穿疾病始末,为硬皮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硬皮病;证治规律;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硬皮病以患者出现皮肤炎症、变性、纤维化继而硬化、萎缩等皮肤损害为标志性表现,能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属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较为顽固凶险的一种。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在祖国医学“皮痹”的范畴对硬皮病的个别证型及治疗做过初步探讨,但未就硬皮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独立进行系统性分析。笔者汇总并分析近年来关于硬皮病中医治疗方面的报道,试图整理出硬皮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的初步思路。

1 硬皮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付新利[1]根据硬皮病患者中最早期的表现往往是雷诺现象,认为皮痹病属气血、脾肾,若内外因致使脏腑功能虚衰,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血运不畅,血滞则脉络瘀阻,四肢指(趾)端失于气血温煦、濡养而肌肤麻木,皮色苍白,指(趾)端发凉,加之风寒湿等外邪侵袭,邪气壅遏气机,气滞津凝血停为痰瘀,气虚无力也致痰瘀凝滞。

錢先[2]从本病发病时皮毛会出现憔悴枯槁、肌表不固等症状,根据肺合皮毛,认为肺虚是主要病因,若肺气亏虚不能输精于卫表,或又因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气亏虚会影响血的生成,致使腠理失于温润滋养,甚至血行不畅导致瘀血内阻,内脏组织失荣受损。

王玉玺[3]教授不仅在脏腑的角度指出硬皮病与肺、脾、肾三脏联系密切,更从八纲的角度,认为本病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且尤以为阳虚、寒盛为最;又从六淫的方面论述,外邪以寒邪为要,并见燥、湿二邪互化,其硬皮之疾,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因素共同作用,外损肌肤,内伤脏腑,诸证尤生。

2 辨证分型治疗

范永升[4]教授认为硬皮病分为阳虚寒凝,肺脾不足,络脉痹阻三型,①阳虚寒凝:病因肾阳亏虚,复感寒邪凝滞经络肌腠,②肺脾不足:是因肺气不足,水谷精微物质不能经宣发以润泽肌肤,从而出现皮肤失润硬化之症,③络脉痹阻:皮肤的荣润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若瘀血阻于脉络,皮肤失于濡养则硬化萎缩。

胡荫奇[5]教授常把系统性硬皮病分4型辨证论治:①阳虚寒凝,脉络痹阻:临床表现为面、手肿胀发紫,晨起握拳受限,皮肤硬肿,按之无痕为特点。法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②脾肾阳虚,痰瘀痹阻:临床表现以雷诺现象频发,手指青紫,皮肤板硬,麻木不仁,关节僵硬、刺痛,活动不利为特点,法予健脾温肾,涤痰活血。③气血两虚,瘀血痹阻:临床表现以皮硬贴骨,活动不利,骨节肌肉疼痛,体瘦形槁为特点。法予补气养血,祛瘀通络。④热毒内蕴,痰瘀痹阻:临床表现以手足溃疡、疼痛,皮肤硬肿发展迅速,关节肿痛,发热,咳嗽,肌痛无力,身热肢冷为特点,法予清热解毒,化痰祛瘀。

周翠英[6]教授根据硬皮病皮肤病变“肿、硬、萎”的特点,分为5型辨证论治:①肾阳不足证:症见初起皮肤肿胀、变硬,并见腰膝酸软,四肢畏寒肢冷,毛发稀疏,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给予阳和汤加减温阳散寒,扶助肾气。②肝郁血瘀证: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变硬、萎缩,情绪波动或者遇冷症状加重,伴见情志郁闷,或自言自语,或脾气暴躁。给予逍遥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疏肝解郁,养血通络。③肺气郁闭型:症见皮肤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皮色暗褐、发硬、萎缩为特点,皮无毳毛,郁闭无汗,易咳嗽咯痰,痰色稀白。给予麻黄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宣肺开闭,散寒通脉。④湿热阻络型:症见皮肤肥厚、漫肿,呈淡黄色或黄褐色,皮纹消失继而变硬,或伴有关节发热、疼痛、红肿。给予四妙勇安汤加减清热解毒,利湿除痹。⑤寒痰凝滞型:症见初起皮肤成片状肿胀,光滑有泽,四肢畏寒肢冷。给予牵正散加减温阳化痰,散寒软坚。

3 讨 论

总之,既往中医家们多认为硬皮病应属认为硬皮病的病机与肺、脾、肾三脏亏虚相关。一般认为“瘀”或“寒”为硬皮病的致病根本,而外邪入侵又为致病导火索。而近年来,硬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基础与临床结合更为紧密,逐渐从仅详于肺、脾二脏扩展至多脏腑共治,并在辨证中除脏腑、气血论治以外更结合了八纲、六淫、络病等学说的运用。其病因病机的进一步研究,不仅为阐明硬皮病这一复杂病症的发生、发展提供思路,更为拓展其中医辨证治疗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汇总分析研究发现此病本虚标实,由表及里的病机传变在文献中的概率最高,且阳虚寒凝证、痰瘀络脉证、气血不足证均为临床中较常见的证型。

至此,在文献研究方面得以对硬皮病的证治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并未对本病的中医变证理论作出探讨,另外基于临床中医各家学说及方药选择比较繁杂不一,下一步可对硬皮病的证治规律进行可靠的临床对照试验,以求甄别出临床上卓有成效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最终反馈并更好地指导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泽文,付新利.从脾肾失调论治硬皮病理论探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5):78-79.

[2] 董丹丹,陈剑梅,钱 先.补肺清瘀法治疗硬皮病机制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5,47(03):17-18.

[3] 安月鹏,王玉玺,李 琛.王玉玺教授辨治硬皮病经验采撷[J].四川中医,2018,36(04):1-3.

[4] 吴德鸿,李正富,范永升.范永升教授治疗硬皮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06):1990-1992.

[5] 王义军.胡荫奇教授辨治系统性硬皮病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7,23(20):50-5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硬皮病综述
硬皮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硬皮病?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