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中的应用

2018-02-24 05:27段旭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健康指导不良事件抑郁

段旭娟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医院经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对比护理期间两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期间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强化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无痛胃肠镜;焦虑;抑郁;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无痛胃肠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直接、有效和可靠的优点,并且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上升,无痛胃肠镜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胃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加之患者对检查方法及相关知识的缺乏,致使患者对胃肠镜检查产生恐惧和恐慌的情绪,给胃肠镜检查带来一定困难[1]。因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胃肠镜检查尤为重要。故本研究尝试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干预,并将其护理期间焦虑、抑郁发生率、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常规护理比较,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医院经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73岁,平均(49.01±15.22)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50.51±15.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检查前和患者核对病历资料,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有无高血压,女性是否怀孕等,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主要包括:①取得信任:热情接待每位检查患者,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相关背景资料,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建立互信医患关系。②心理评估: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并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情绪做出评估,了解其焦虑、抑郁程度。③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对应的心理疏导,用较强的心理干预方式代替患者内心不良认知,帮助其树立健康心理环境,提高检查依从性。④应对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应对不良心理状态,指导其不良情绪的放松技术,消除焦虑、抑郁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检查。⑤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无痛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性,叮嘱患者检查前6 h应禁食、禁饮,告知患者检查时可能出现胀痛感属正常现象,教会患者检查时若出现恶心、呕吐时利用穴位按摩缓解症状,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在检查清醒过后稍等片刻方可饮适量温开水,食用柔软食物,避免消化道黏膜损伤。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期间焦虑、抑郁发生率:借助Zung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焦虑和抑郁模块的总分均为20~80分,评分≥50分均认为属于焦虑和抑郁患者。

(2)对比2组依从性:依从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配合程度评价,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性+部分依从性。

(3)对比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抑郁发生率对比

护理期间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依从性对比

检查期间研究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者分别有27例、11例和2例,依从性为95.00%(38/40);常规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者分别有20例、12例和8例,依从性为80.00%(32/40)。两组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4,P=0.048)。

3 讨 论

随着消化道疾病发生率的升高,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广阔的使用范围,通过胃肠镜检查,临床医生可清晰直接的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提高检查全面性及准确性[2]。但由于多数患者胃肠镜检查不够了解,导致患者对检查出现抵抗心理,致使检查无法顺利进行,影响检查结果,对救治造成延误[3]。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患者常规护理要求,对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较少,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需护理人员探讨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中,护理期间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检查依从性高于常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可有效降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检查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强化心理护理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用心理干预方式改变患者不良情绪和行为[4]。首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资料,建立互信医患关系;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患者心理状态作出评估;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实施对应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心理环境,提高检查信心及依从性;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应对不良情绪,帮助其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加强健康指导,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作用,叮嘱患者饮食,并教会患者若在检查时若出现恶心、呕吐时利用穴位按摩缓解症状[5]。以上表明,加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作用显著,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建议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检查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依从性,而且还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秀清.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生命体征及麻醉用药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56-58.

[2] 丁晓梅,李茂芝,米 雪,等.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3):567-569.

[3] 黄羞草.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与体会[J].海南医学,2016,27(19):3265-3266.

[4] 陈爱兰,陈 芸.胃镜检查的心理护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48-149.

[5] 陈素欣,刘小丽,甘婉儿.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1):149-150.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健康指导不良事件抑郁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浅谈青少年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分析和家庭健康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