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开出智慧的花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2018-02-25 05:56俞亚年
新课程(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木兰时代背景独立思考

俞亚年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江苏 昆山)

一、课前教案设计

(一)课前准备

每一节课在课前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充分地研读教学材料,而且要充分地备课,教师的备课要求不只是自己所教内容的井井有条,而且要让自己的课堂具有趣味性,更加适合学生的口味,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带动学生的思考和思想,同时在上课期间,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由浅入深、由外及内地设置问题,加深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也要思考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会遇到那些困难?学生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又会有怎样的思考?又会给教师一个怎样的答案?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前要思考的。

案例:例如《木兰诗》的学习,对于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长篇古文的学习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木兰诗》背景的了解,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回答,这首诗收录在《汉乐府》中,还有的会说本文讲述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接下来教师可以放映花木兰的动画片和《木兰诗》的古典歌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让学生浏览文章的译文,浏览过译文之后学生对《木兰诗》也就有了一个很透彻的了解,接下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也就相当容易了,这样我们的一堂课就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在兴趣的基础上有了一个入门系统的学习了。

(二)用简洁明了的话使学生听懂

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中要思考上课讲授的内容是否生涩难懂,如果生涩难懂的话,就会加大上课的工作量,降低课堂的效率,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怎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本来生涩难懂的课堂内容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听得懂,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也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会应该懂得的知识,更好地将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去。

古文的学习中,有些语言上的认知使学生很着急,比如在《口技》的学习中,有些词语的使用生涩难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来解释这些生涩的句子和词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解这些文章。

二、文本解读是引导课堂的基础

(一)深入文本,理解文章深层意蕴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诗歌的讲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而且,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也需要对文章有一个深层的了解,对文本的了解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层剖析课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作者的人生际遇,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同时,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只有教师的课堂是累人的,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课堂听得昏昏欲睡,最后考试该不会的还不会,该累的还是累。没有效率,也没有成绩。

比如在《短文两篇》的学习中,《夸父逐日》我们就需要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其传说,让学生了解一下神话传说的时代背景,能更好地让学生融会贯通我们的学习内容。

(二)摘取文章重点、难点,加强课下习题的训练和讲解

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重点和难点,这个时候,学生普遍会有一种疲软的态度,致使老师教得心烦,学生学得也力不从心心,这个时候就要老师实施鼓励政策,并告知学生这段内容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加强动力,教师也大量搜集这些重难点的习题,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由内而外地夯实重难点的学习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寻找恰当的资料去学习,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

总而言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大大的提高,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那就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开出智慧的花。

猜你喜欢
木兰时代背景独立思考
木兰剧片段展示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若是木兰能网购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