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018-02-25 07:07刘庆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玉米

刘庆华

摘 要:如今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才能满足种植者的高产要求呢?这就需要对玉米栽培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对玉米品种的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适期收获和适宜的贮藏方法等环节分析。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近些年来市场销售一直被看好,所以种植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东北商品粮主要产区,玉米种植更是十分普遍。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也要注重每个环节的管理,要抓好细节管理,才能确保高产、稳产,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为玉米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选择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质、高产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基础。要根据种植季节、地力水平、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品种。

二、种子处理

在进行播种前,首先对种子进行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培育健壮幼苗。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者选择专用的杀菌剂、杀虫剂或微生物肥等进行拌种,以防治病虫害或者促进幼苗生长。

三、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

播种期的确定要考虑:品种的生育期;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一般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当田间持水量大于60%时,一般掌握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覆膜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

2.播种深度

玉米种子的播种深度要考虑种子的大小、播种时土壤的墒情及土质,一般播深控制在4~6cm较为适宜。种子较大时,可适当深播;当土壤墒情较好,土壤粘重时,可适当浅播;当土壤为砂壤土或土壤质地较疏松时,可适当深播。

3.播种质量要求

播种质量的高低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接行准确、覆土良好、镇压紧实。另外,要注意种子与种肥分别播下,禁止种、肥混合播下。

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主要根据株型、土壤肥力和质地、管理水平、水肥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肥沃的土壤可以适当的增加密度种植,肥力较差的土壤应该适当降低密度,宜稀植;土壤疏松,通气性较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密度种植,土壤粘重,通透性较差的地块则应该适当降低密度,稀植。一般紧凑型、半紧凑型的中晚熟玉米,每亩种植5000-6000株;平展型的中晚熟玉米,每亩种植4000-4500株。另外,同种株型的早熟品种一般可以每亩多种植500-1000株。同时,栽培技术较好,管理较精细,投入水肥较多的地块可以适当密植;相反,栽培技术较低,管理较粗放,投入水肥较少的地块则应该稀植。

五、玉米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

(1)保证苗全。保证苗全是玉米苗期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保全苗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基础,因此,播种要精细,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

(2)中耕。中耕主要能够起到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提高地温,透气透水,去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作用。玉米苗期一般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深度10-12cm,要注意防止压苗、埋苗。第二和第三次中耕,在苗旁时要浅,行间适当加深,可以控制在16-18cm。

(3)适时定苗。定苗的作用是可以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也能够避免幼苗争抢土壤养分、水分,扩大幼苗的有效营养面积,以利于培养壮苗。定苗要及时,否则将抑制幼苗生长,一般4~5叶时进行定苗,要均匀留苗,除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在定苗的同时,结合株间松土,以去除杂草。如果发现缺苗,可以在两侧留双苗。

(4)蹲苗促壮。蹲苗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强玉米植株的抗旱抗倒伏能力。蹲苗的主要方式有控制浇水、中耕松土。蹲苗要综合考虑幼苗的生长情况,土壤墒情、肥力等因素。当幼苗健壮,长势较好,同时土壤墒情较好,肥力较高时则可以适当蹲苗;当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幼苗长势较弱时,则不宜蹲苗。

2.穗期管理(拔节-抽雄)

(1)及时去除无效分蘖。在玉米拔节前,及时将玉米植株多余的无效分蘖去除,以避免消耗过多的水分、养分。

(2)开沟培土。开沟培土能够起到提高地温,增厚玉米根部的土层的作用,同时能够翻压杂草,利于玉米气生根的产生和生长,以防止玉米后期倒伏。开沟培土同时也能够利于灌排水。

(3)适期追肥、灌水。玉米穗期是玉米需水肥的临界期,是形成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要重施氮肥。结合开沟培土,施氮肥总量的40%,施肥深度控制在8-10cm,以防止烧伤叶片。追肥后,及时根据土壤水分情况、玉米长势灌水,灌水要足要匀,12-15天后灌第二水。

3.花粒期管理(抽穗开花-成熟)

(1)灌水。花粒期玉米生理活动较旺盛,是积累干物质最多、最快的阶段,需肥需水量较大。因此,此时灌水,既能够促进玉米开花受精,以减少秃顶缺粒,又能够促进气生根的大量产生,能够加强玉米光合作用,从而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并且能够增强玉米抗倒伏的能力,同时对防止玉米后期早衰都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灌水。同时,也要注意灌水不能过量,玉米生长后期也不能过早停水,在植株青绿时,要保持田间湿润。

(2)防止后期早衰。应根据具体情况,如合理运用水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尽力防止早衰,延长玉米后期叶片功能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3)防止倒伏。玉米生长中后期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倒伏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较大因素,因此,这一时期应该尽量避免或减轻玉米倒伏的发生。防止措施主要有选择抗倒伏品质,合理密植,开沟培土,提高管理水平等。

六、适时晚收

玉米的成熟期主要包括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当达到完熟期时玉米籽粒就达到了生理成熟,此时玉米干重最多,体积最大。因此,应该在完熟期收获,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李玲琳.川南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对策研究[D].四川農业大学,2012.

[2]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01:22-26.

[3]邓沙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27.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玉米
收玉米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