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18-02-25 07:07张国伍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栽培技术高产

张国伍

摘 要:本文围绕大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大田玉米播种前的准备环节、播种环节的质量控制、田间管理环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环节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指正。

关键词:玉米种植;栽培技术;高产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对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过程质量的控制、田间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作业环节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优化,推动大田玉米产量和质量有效提升。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给从业人士一些启发。

一、抓好播前准备环节

在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好的基因是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前提基础,因此种植人员在玉米播种前必须进行品种的合理选择。在这一环节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玉米种植的地理环境,还要考虑到具体耕作方式的差异、玉米品种供应单位及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在大的玉米品类上优先选择当地农业育种技术技工的种植品种,由于这些玉米品种是在本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选育培育出来的,因而玉米种子的适应性更强,可以为玉米产量和质量奠定良好的条件。另外,在玉米种植地区的各个局部地块,又可根据实际的耕作、土壤及水利条件来选择品种,如各种耐干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玉米品种,从而为大田玉米的高产高质提供保障。

其次是对种植地块的准备。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对选择的地块进行整理,并做针对性的土壤肥力改善和水利设施改善措施。对于玉米的生长特性而言,种植地块应该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同时以砂纸土壤优先。为了更好地确保玉米种植的高产高质,必须在一些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进行底肥改善。同时对于种植地块灌溉和排水设施不完备的情况进行合理设计,配备应有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整地过程可采用机械翻耕的方式提高整地效率。翻耕时节可选择在春秋两季。整地质量所要达到的标准应尽量去除土壤结块,保证土壤均匀细碎,同时土壤下层避免过虚,以保证良好的土壤蓄水能力。

在玉米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采购或选出的优良品种需要再一次进行检查和挑选,去除其中的病害种子以及损伤种子,使播种的玉米种达到99.5%以上的良种率。在检查和挑选完种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自然晾晒。工作人员可选择晴天将种子摊铺在有阳光的平坦地面上,连续晾晒3天。通过自然晾晒一方面进一步对种子进行杀菌去虫,另一方面提高种子的发育势能,为后续的播种环节创建良好的条件。为了减少玉米种在萌芽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工作人员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药处理。如果技术和实验条件允许,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种子进行预先发芽实验,通过进行发芽实验来获取种子发芽率,为大面积玉米播种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建议,提高大田玉米播种的出芽率。

二、把好播种环节的质量

在大田玉米播种环节,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来进行播种质量的把控。

首先,选择较好的播种时期。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情况对于农作物生长具有很多潜在的影响。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播种时的温度对于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在春季当外界气温达到12℃时就可以进行玉米播种了,大约在阳历4月份到5月份之间,此时土壤解冻,温度回升,土壤肥力开始缓慢释放,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外界气候正处于万物复苏的态势中,顺势而为能够促发玉米种的发芽。如果遇到恶劣特殊的天气情况,工作人员可以灵活调整播种时期,可适当延后,待气温平稳了再加紧播种,尽量不延误农时。

其次,根据种植地块和面积合理设计播种密度。在播种密度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所播种的玉米品种具体类型,还要考虑到土壤肥力和光照、通风等实际条件,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基础上确定播种密度。如玉米品种的植株身形紧凑,可选择60公分*60公分播种密度;如果玉米品种的植株枝叶开放舒展,可选择80公分*80公分的播种密度,还可以选择与大豆作物相互间作的种植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三,选择好播种设备,对播种路线进行设计后,进行机械播种。播种的量应提前设计好,然后根据播种密度来对机械设备进行参数和指标的设定,使播种尽可能精准高效。在播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调整好设备的启闭,做到起落整齐,线路清晰,播种均匀,避免重复播种。对于一些遗漏或者机械设备难以播种的位置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补播。

三、守好田间管理环节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玉米播种后的生长发育期进行定苗、水肥以及除草等作业。玉米播种后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出苗情况进行查看,检查出苗是否均匀,对于一些未出苗的位置进行及时补种,确保苗齐。在种苗长出4~5叶时,人工进行定苗。针对其中的弱苗进行去除,为强壮的种苗保留更多的土壤肥力,为玉米高产高质打好基础。水肥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通常可将施肥作业和灌溉作业结合进行,提高土壤的蓄肥能力,为玉米生长提供持续的营养和水分元素。在肥料选择方面,玉米底肥的施用有限采用农家粪肥或者生物质有机肥料,为种子出芽提供良好的自然肥力环境。随着玉米的后续生长发育,可使用有机肥、复合型肥料或者微量元素肥料来补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应用元素。尤其是在玉米秸秆生长期、抽穗期以及玉米结粒期,保证水肥的充足供应,确保玉米的高质高产。在玉米生长发育期,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除草,除草的方式可采用人工除草,也可配合除草剂来进行除草。除草应在灌溉施肥前进行,同时注意除草剂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量过多,反而影响到玉米的健康生长。

四、控好病虫害防治环节

大田玉米病虫害主要以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玉米斑病等病害为主。在病虫害防治环节,应该遵循新的防治理念,即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利用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来有效弥补化学防治过程中施加农药对土壤環境和玉米质量的破坏,提高生态环保性,保障玉米果实的高质量。如采用诱杀灯进行虫害的诱捕杀灭、利用生物天敌来抵御和消灭虫害等。在采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尽量采用生物型药剂和缓释型药剂,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的破坏。

五、结语

总之,大田玉米的种植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前提基础上,针对各个种植环节进行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措施的优化,不断推动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广大农户的增产增收带来更多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沈玉莲,《农民致富之友》,2016(15).

[2]建昌县玉米栽培技术及大田病虫害防治,王锦莲,《农民致富之友》,2016(18).

[3]浅析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郑艳艳,《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2).

[4]简述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宁迈杰,《农民致富之友》,2017(21).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栽培技术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