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2018-02-26 07:23
关键词:语感写作水平小学生

(本溪县实验小学 辽宁本溪 117100)

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它本应是一件自由而享受的事,为什么小学的师生总是拿它无计可施呢?说到底是先入为主的畏惧心理再加上学不得法的失败尝试导致了写作教学的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写作教学的瓶颈,让小学生学会写作就成为了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一、多诵读,形成语感

语感作为学习语文最重要又最神秘的一个词,不少人肯定要问语感是什么?其实简单点说语感就是语言的习惯,说话的方式。不少人认为会说话就有语感了,其实那只是口语的语感,与书面语的语感是有很大差距的。写作要求人们要有书面语的语感,那么这种语感如何获得?很简单,多多出声诵读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歌赋、散文、故事等,古今中外皆可。这种诵读要求要读得流利、动情。只有流利了才代表能熟练掌握这种表达方式了,只有动情才表示能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来吸纳新鲜的灵魂了。诵读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不懈,方式和诵读量不受限制。可以把每天对新课的预习以出声诵读的方式进行,既节省时间又出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多观察,积累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憋得满脸通红东拼西凑也码不够教师要求的字数。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刚接触写作不懂表达,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生活经验不足,即使搜肠刮肚也无内容可写。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自然和生活,因为这是最真实也是最鲜活的作文素材。教师不要把学生扔到书山题海中,家长也不要把学生的双休日排得满满的二课辅导班,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能缓缓地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气,让他们能睁大好奇的眼睛认真地看看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一片树叶,一滴露珠。试想,一颗枯燥的心灵怎能写出滋润心田的文字!领孩子见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看看社会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体味人情,明辨善恶。丰富的阅历会让孩子迅速成长,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这种人生的智慧会让孩子的文章不落俗套,闪烁人生的智慧与人性的光芒。

三、多阅读,吸纳经典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优秀的书籍篇章还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样本,同时有时也是学生写作的触发点。多读书,多读经典篇章,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汲取书籍的养分,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充实学生的头脑,增长学生的见闻,实现文化的传承,播撒写作的火种。经典的适合小学生的书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思想内容丰富深刻。

四、多模仿,学习技巧

写作文先从模仿开始,模仿好的句子、段落、篇章,模仿合理的谋篇布局方式,模仿开头、结尾、模仿语言风格等等。在学生用心的模仿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显著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写作风格。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模仿训练。首先要选择经典的内容作为写作样板,好的作品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其次不妨让学生来说一说文章哪里写得好,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分析例文并吸纳文章精华,防止教师分析一大堆,学生却不知教师所云的现象发生;再次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小学生刚接触写作,哪怕他能学会例文中的一个小技巧也是好的,教师要多鼓励;最后模仿练习过后,选一些写得不错的孩子让他们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一定兴趣高涨,以后会铆足了劲儿去写,去表现。

五、多修改,锤炼语言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巨著《红楼梦》。修改是学生对所写文章的重新审视的过程,是精益求精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修改作文的意识同时还要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比如可以指导学生先对写完的文章进行通读,检查是否存在错别字和语言不通顺之处,这是最初级的修改;接着再想一想文章是否把意思表达完整了,有没有需要补充丰富的地方呢?还可以再思考这一部分是否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我怎样能写出重点?这是我要的感觉吗?我想营造的气氛达到效果了吗?把陈述句换成反问句是否能更好地表现我的想法?我能不能用一些修辞来让我的表达生动形象?等等。一篇文章写够字数,写作任务并没有结束,学生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文章,要在不断反思中改进并完善自己的写作。一次精心的修改所带来的提高要胜过数次无心的写作。

六、多思考,写出新意

思考是写作的灵魂,只有敢于思考、大胆想象,才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来。在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写作的相关技巧之后,写作的灵活变通有新意就变成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小学生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把杂乱无章的碎片式想象合理化,连贯化,再把这种宝贵的想象落实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让自己的文章自然、清新、灵动、有情趣、有个性、有创意。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深入地思考,比如针对校园中出现的某种现象,指导学生正向思考、反向思考、多角度思考、假设自己就是事件的当事人又会如何取舍,还可以从原因、影响、如何改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教师要抓住每次契机,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只有经过深入观察与深思熟虑之后的文章才有价值。

结论

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读、多想、多写,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相信在教师的精心栽培下,随着时光雨露的滋养,学生们的妙笔终会生花。

猜你喜欢
语感写作水平小学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增加活动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我是小学生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