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018-02-26 07:23
关键词:梯形想象教学方式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淘沙初级中学 江西丰城 331118)

创造思维主要指的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的研发创新思维方式,其主要就是在教学中进行一种新颖思维活动,其包含了发掘新鲜事物、总结新规律、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更好的解决实际温度等等。虽然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新出现的,但是思维主体的自身首次发现或者是超常规的方式。其要符合独特性、求异性以及批判性等特征,问题的思考不会受到常规思维的限制,并且还要积极的创新,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在培养下形成的,具体的培养方式就是下文的主要内容。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主要方式,也是进行思维探索的基础条件。敏锐的观察力是实现创造思维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没有观察也就无法实现创造。儿童的观察力是在后天观察中所形成的,下面将主要降低观察力的培养方式。

首先,观察之前,要让学生可以明确的指导本次观察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的要求。其次,观察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指导学生按照具体的步骤开展观察,要选择最佳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观察结果的分析。第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工具,让学生可以深入的观察。第四,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观察兴趣。比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一根线将两端的两个球连接起来,甩动其中一个可以形成一个原。学生在观察甩动的圆球时,另一侧保持固定不动。此时让学生来观察该现象,当学生回答:小球旋转成一个圆,小球始终围绕着中心的位置跑向别的的地方。听过学生们的认真观察并且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丰富的内涵,此时可以进行圆的定义讲解,即到定点距离的轨迹。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实现探索思维的主要方式,想象可以使人们所了解的知识更加的丰富,知识是无线的,并且可以将全世界、全宇宙都包含进来。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来进行数学想象,从而可以不断的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具备较为完善的数学思维方式。

但是要注意的是,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数学想象通常需要包含有如下的几个基本要素。第一,想象往往可以将所有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机的融合,所以需要有全面的知识以及较为丰富的经验作为基础。第二,要避免表象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还要具备较为强烈的想象力。第三,要具备非常执着的追求情感。所以,要想使得学生更加具有想象力,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基础知识。其次,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会推理,其中包含有以前人们的想象因素,还要注重潜在因素的研发,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想象已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素材和条件,提高创造力。比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现象来确定如何将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同样长,此时可以形成什么样的图形?梯形面积如何计算?如果梯形上底缩短为0,此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通过教师的提问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有学生就会立即反应过来,当上底边长为0时,此时所形成的就是三角形,而上底与下底相同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平行四边形。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发散思维,为学生的思维创立了空间,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方式也是学生提升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和基础条件,其可以满足创造性、流畅性以及变通性的特点。求异思维主要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让其他人想不到,也就可以寻找出别人所不知道的方法和窍门。求异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想象力,通过各种假设、怀疑、幻想等方式来实现创新,使得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独特。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就要勇于创新,不断的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欲望。比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通过下面例题来学习:修建一条长度为3600米的公路公路,前四天总计修路长度为总长度的1/6,根据该施工速度,问,该条公路总计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施工?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 ÷(3600×1/6÷4)。思维方式比较活跃的同学可以将本题与工程问题结合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此时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有同学又相处了另外一种求解方式:7:4÷1/6-4;解8:4×(1÷1/6)-4;解9:4×(6-1)。学生求异思维中可以寻找出更加便捷的解题方式,并且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诱发灵感

灵感是思维创新的基础,其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实现,这是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新思维方式,也是质的飞跃,灵感往往是突破和创新同时实现的。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灵感因素,让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内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即使有违反常规的解题方法也要鼓励学生表达出来,只要是学生表达出具有新意的想法或者构思,都要进行肯定。同时,还要合理的将数形结合起来,采用不同的角度、方式来让学生更具直觉和敏感思维,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避开逻辑推理思维而直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先通分在进行解决,但是因为数字差距较大所以公分母太大,这种方法的解题来说是非常繁琐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头观察同学抄写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可以想一想如何进行比较,然后在想一想如何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数字倒过来之后就会让学生可以产生瞬间的灵感,从而可以寻找出比较数字大小的简便方法。

总之,21世纪提倡的是创新精神,并且需要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的建立,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这也是实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从课堂开始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

猜你喜欢
梯形想象教学方式
梯形填数
快乐的想象
梯形达人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