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组织”思维下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

2018-02-26 01:25戴礼章刘令军
教师·中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化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

戴礼章 刘令军

摘 要:“结构性组织”思维下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这个命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是思维,即人的思考活动,强调的是“思维导图”意识;第二是管理,这种管理机制是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一种管理创新,它的基础和保障是进行三项“专业化建设”:一是培训者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二是培训系统流程的专业化建设,三是培训评估检测系统的专业化建设。

关键词:教师培训;结构性组织;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13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县域乡村教师有效培训研究”(BKA16015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戴礼章(1966—),男,湖南宁乡人,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副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

刘令军(1973—),男,湖南宁乡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教师培训机构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从学历补偿教育走向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1]。这就是说,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存在的价值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的工作职能是对本区域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

宁乡市(县级市)有一万多名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层次复杂,培训需求也很复杂。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做有效的培训”。“有效”是一个很普通的用词,但真正做到则需有清晰的思维。教师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教师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来强化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而教师培训管理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引擎和根本保障[2]。“结构性组织”思维下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制,正是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理清培训思路之后的一种管理创新,在这种思维管理下,学校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可见,教师培训工作真正做出了实效,起到了为一线教师成长、一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助力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1.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是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为实现本组织的既定目标,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财、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过程中的心理智能活动[3]。

2.“结构性组织”思维

“结构性组织”思维,就是在工作开展之前,头脑中就有流程清晰、结构完整的“思维导图”的一种管理思维。这种思维具体包括三种“思考”:第一,对培训项目训前、训中、训后各环节的组织形式以及工作安排,要进行全局性思考;第二,在实施一个培训项目的时候,对各种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进行整合性思考;第三,对子项目与整个单位本年度乃至今后五年的培训项目计划,要进行递进性思考。“结构性组织”思维的外在表现是:培训者在接到培训项目以后,头脑中先做工作量表或者画思维导图,在工作量表或者思维导图完整之后,才去具体组织实施。

3.项目管理[4]

项目管理是对实施的每一个培训项目,采用系统管理,设立项目管理团队进行全程的动态管理,协调各方,对整个培训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评价与控制的一种培训方式。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激发所有教师培训组织者的主观能动性,营造“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教师培训局面。

4.专业化建设[5]

专业化建设,就是从建设的角度来提高教师培训项目专业水准的一种工作推進方法。这里的关键词是“建设”,即要进行主动创造,“开辟”路径,找出方法。具体从三个方面努力:专业的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培训流程建设,专业的培训评估系统建设。

二、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是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进修学校的工作繁杂,如果因为工作繁杂,就没有“结构性组织”思维,没有流程清晰、结构完整的“量表意识”或者“思维导图”意识,学校工作的运行很容易陷入“维持现状”的平庸局面,创造不出大的业绩来。

在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理念包涵了两层思考:第一,对人,专业的人只能让他们做本专业的事,不要让专业以外的其他事情来耗费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对事,专业的事情必定要由专业的人员去做,不要让外行的人去降低专业水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类的进步,就是靠着专业分工才得以创造出巨大的业绩的。教师培训事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让一切变得“专业”起来,让进修学校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专业的人”。有一段时间,办公室的工作很忙,办公室向学校请示,是不是可以抽调教科室和师训部的一部分人员协助,学校的回复是,不行!在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上,我们始终思维清晰,那就是绝对不能为了应付一时的工作而放弃长远的专业培养。

在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一个教师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培训项目管理者,他必须依顺序跨越专业成长台阶:合格的培训执行者—优秀的培训执行者—项目中某一个环节流程设计者—某个培训项目流程设计者—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如表1所示)。

学校所有培训项目都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学校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一名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再筹建项目组,整个培训项目都交给项目组去进行主题策划、组织实施、培训检测。

在项目组里,培训者就会按照学校设定的专业台阶,自然成长。项目结束以后的汇报,推行“ABC三角”的准备模式,即一个汇报项目,集中三个人的智慧,三个人一起研讨,一起写材料做课件,然后真正上台汇报的时候,“A”角先上,后面还有“B”角和“C”角做好了准备。这种模式有利于团队的整体成长。

三、专业的培训流程建设

项目流程管理是以项目实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施项目流程管理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师培训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6]。一个教师培训项目专业的水准,体现在系统的流程里。比如,同样是做新教师培训项目,在进行专业化建设之前,培训者的头脑中是没有思维导图的,其多是以进修学校的名义发一个培训通知,然后请几个专家上课,课上完以后,培训就结束了,这一点都不专业。但是,在“结构性组织”思维下进行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之后,项目组在训前的准备就有如表2所示的流程。

教师培训的所有项目,项目负责人在培训的实施组织过程中,针对每一环节的实施都制定了清晰可见的流程。培训者按流程进行操作,就会使培训项目的管理过程体现专业水准,而培训者自身,也在外界树立了专业形象。

四、专业的培训评估系统建设

教师培训是个系统工程,培训效果评估是该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7]。它是检验教师培训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培训项目管理者了解此次培训项目、内容、讲师选择的优劣,观察培训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以后再做培训项目积累经验。实践中,我们的对培训项目的评估主要采用四维评估的模式(如表3所示)。

教师培训“管理思维”与“具体培训行动”两者的关系是:先有管理思维,然后才有具体的培训行动。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智慧、管理策略、管理能力等,会通过管理思维及其之后形成的管理成果来体现。管理思维对具体工作的作用是确定“目标”和“路径”,有管理思维的人,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要怎么去走。管理思维会渗透管理者方案制订、计划实施、组织协调、评估检测的全过程。教师培训活动当然离不开“做事”,但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还是指导“做事”的思考活动。教师培训管理者不仅需要在做方案的时候思考,而且还要在培训过程中边做边思考,这样才能实现思维与行动、认知与实践的统一。

“结构性组织”思维下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培训陷入无序或者盲目,才能方向明确、结构严谨;第二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项目组人员的主动思考能力、主动创造能力,让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砥砺成长;第三是可复制,由于流程清晰、路径可见,一个培训项目的操作模式可以复制到下一个培训项目。

在“结构性组织”思维引领下,宁乡市教师培训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是培训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前是“随心所欲”思维,现在是“全局系统性”思维;第二是培训执行方式的转变,以前是执行“工作任务”,现在是负责“培训项目”;第三是培训者身份的转变,以前是某项培训任务的执行者,转变之后是集培训、教育教学、科研、信息技术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复合型培训者。

参考文献:

[1]郑新蓉,黄 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新形势下的职能新定位[J].人民教育,2007(5):26-29.

[2]余 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4):38-44,24.

[3]王续琨,刘世玉.管理思维与管理思维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8.

[4]何 健.项目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的新机制[J].洛陽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174-176.

[5]刘 潇.加强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8):82-84.

[6]王俊明.教师培训项目流程管理论纲[J].郑州师范教育,2016,5(1):1-5.

[7]王冬凌.建构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内涵与策略——兼论教师培训机构走向专业化的路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4-8.

猜你喜欢
专业化建设教师培训项目管理
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