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2-26 13:29吴孙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5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吴孙莹

[摘要] 目的 对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严重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与治疗组(n=55),对照组施以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创伤严重度评分,对两组患者预后、抢救时间、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患者预后治愈率89.09%、抢救时间(51.67±16.72)min、护理评分(8.02±1.00)分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69.39%、抢救时间(75.80±23.98)min、护理评分(5.98±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对护理质量行有效提升。

[关键词] 创伤严重度评分;严重外伤;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5-01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rauma severity score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Methods 104 severe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9) and treatment group(n=5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mergency car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the trauma severity score. The prognosis, rescue time, and quality of car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9.09%, the rescue time was(51.67±16.72) min, and the nursing score was(8.02±1.00),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69.39%,(75.80±23.98) min, and(5.98±1.4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uma severity scor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Trauma severity score; Severe trauma;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Application value

隨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及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高空作业产生的跌落、交通意外等发生率呈现逐渐在增高趋势,其已经对人类生命产生严重威胁,而且如患者出现严重创伤会对其机体造成影响,严重者危及生命。本文以收治的104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部分施以常规急救联合护理模式,部分行创伤严重度评分指导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严重外伤诊断标准;②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等疾病者;②精神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中女16例,男33例;年龄16~77岁,平均(49.62±5.87)岁;创伤部位:21例颅脑损伤,10例脊柱损伤,8例胸部损伤,5例肢体骨折,5例骨盆骨折。治疗组中女20例,男35例;年龄在14~83岁,平均(45.99±5.45)岁;创伤部位:颅脑损伤26例,脊柱损伤15例,胸部损伤4例,肢体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联合护理,治疗组行创伤严重度评分指导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方法如下:对患者行基础生命体征检测,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行针对性处理,确保其呼吸通畅,遵医嘱用药,有开放性创口患者及时行必要的包扎。治疗组方法如下:在接诊前对患者行创伤严重度评分以评估患者创伤程度,此过程需在短时间且准确的开展,后依据分值的患者行具体护理措施,具体可采用AIS评分标准[1]将患者的创伤位置划分为6部分,依据其创伤程度进行评分。分为2级、3级(微伤)和4级、5级、6级(重伤),后依据评分结果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对患者制定适宜的护理方式。如患者创伤程度较轻,则行简单损伤处理,在与医生交谈后选用是适宜护理干预,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预防或避免其他损伤出现;重度患者需先对其较大创口行处理,对出血量进行控制,与医生共同协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神志,评分的分值越高,表明对患者的检测程度就需有所提升,另外对院内、外衔接工作予以加强,减少临床危机,确保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全面且科学的护理干预,通过电话、微信等手段提前告知接诊医师、护理人员情况及创伤严重度评估,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了解并掌握,做好接诊准备,患者抵达医院后在最快的时间施以适宜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式。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包括治愈、伤残,治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②观察患者抢救时间;③护理质量评分,依据自制问卷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抢救时间对比,治疗组抢救时间(51.67±16.72)min优于对照组(75.80±23.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治疗组护理质量评分(8.02±1.00)分高于对照组(5.98±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外伤严重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急救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因此对严重外伤患者行院前急救是十分重要的[2-3]。在相关临床研究上表明,除了对患者行相关性治疗以及用药外,对患者施以适宜的护理措施也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7]。由于外伤严重患者在实行治疗前通常无过多诊断结果,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也有所提升,这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的理论知识,对于其判断也有较高要求[8-11]。表明在外伤严重患者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确保其可以在救护过程对患者外伤行正确处理,达到对预后行有效改善[12-14]。而创伤严重度评分是在解剖学创伤评估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患者创口程度及情况进行评估,在临床创伤评分中较为常用[15-16]。因为其可以在院前对患者创口以及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抵达医院后,医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因此在临床中受到广泛关注,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改进[17-20]。

通过研究发现,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临床预后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治愈(69.39%)低于治疗组(89.09%),对照组患者伤残(30.61%)高于治疗组伤残(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抢救时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抢救时间(51.67±16.72)min低于对照组[(75.80±23.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8.02±1.00)分高于对照组的(5.98±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创伤严重度评分具有显著意义,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治疗提供安全性保障,提高抢救机率及时间,使患者可以最早得到治疗,提高生命安全。并且应用创伤严重度评分对患者创口评估有重要意义,可以尽早指导患者情况,抵达医院后直接予以治疗。患者更为信任医师及护理人员,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从而使患者更加配合护理,尽早出院,增加病床循环使用率,减少了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率。提高护理质量,使医院名声得到良好性发展。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在于创伤严重度评分可以及早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其病情进行了解及掌握,帮助医师尽快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并依据患者病情行合理护理[21-23]。

综上所述,对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创伤严重度评分具有較高价值,可对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行有效改善,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降低患者抢救时间,给予患者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长保,董黄勇.AIS-ISS创伤评分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5):524-525.

[2] 郑少红.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2):71-74.

[3] 马晓媛,肖雅,陈涛,等.解剖学评分联合生理学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J].中华烧伤杂志,2016,32(2):105-108.

[4] Fleischman RJ,Mann NC,Dai M,et al. Validatingthe use of ICD-9 code mapping to generate injury severity scores[J].J Trauma Nurs,2017,24(1):4-14.

[5] 郭晶莹.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5):50-52.

[6] 王燕燕.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18):107-108.

[7] 唐弟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122-124.

[8] 桑红琼.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4):22-24.

[9] 张峰海,武卫,郑旭东.优化院前急救网络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881-884.

[10] 林毅.损伤严重度评分在80例急性多发创伤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1):50-51.

[11] 王华松,刘曦明,汪国栋,等.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及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5):20-22.

[12] 李辉,沈伟锋,马岳峰,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对不同等级医院创伤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5):444-448.

[13] 王汉蛟,何举名,蒋明勇.改良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0):120-122.

[14] 陈瑞雪,竹艳刚,杨树东,等.严重外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3):2056-2057.

[15] 林庆明.急诊创伤评分法预测创伤患者死亡率的外部验证研究[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3):50.

[16] 秦峰.52例严重外伤患者的麻醉与急救处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343-344.

[17] 余富英.循证护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6):112-114.

[18] 赵香玲.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144-145.

[19] 李文君,李莉.创伤评分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05):702-705.

[20] 林琳,劉尉,王聪敏,等.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与急诊救治对策[J].华夏医学,2018,31(2):22-25.

[21] 杨建新,刘志鹏,张义,等.意外伤害住院伤员损伤程度评分法与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38(06):364-368.

[22] 冯夏冰.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5016-5017.

[23] 何清.创伤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反应及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8):3935-3936.

(收稿日期:2018-08-28)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