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探析

2018-02-27 01:47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琼海公路分局王书达
中国公路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害路面公路

文/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琼海公路分局 王书达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基础实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果。与此同时,公路在养护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质量管理信息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施工的进程以及公路养护的质量,因此需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公路养护施工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

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养护环节较多,为维护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性能的正常使用,恢复其原设计的状态,必须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和预防性的养护作业。养护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路基、路面以及桥涵隧道等方面,这些基础性的养护直接影响到主体工程的安全,因此需给予足够重视;其次,是专项养护,如全面修正挡墙、排水沟、沟渠、边坡等;最后是恶劣天气的养护,由于恶劣天气而造成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危害,需要给予修复以及完善等,进而确保公路养护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特点

公路养护具有科学计划、合理组织以及严谨等特点,在其养护下,能确保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下,更好的实现公路安全运输的功能。公路养护施工是根据养护工作量、复杂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实施规模等,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以及改扩建四大类,每一类又可划分为多个细小标准。公路养护施工的养护质量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确保公路质量达标、保证行人的安全以及车辆正常的行使,如今,公路养护施工呈现出新型的特点,朝着快速养护、减少养护时间以及不干扰群众出行的方向发展。

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公路实际养护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识淡薄且认识仍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重建轻养思想较为严重,没有正确的领会公路养护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错误的认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质量问题。部分公路养护及养护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加上相关法律制度监管不严格、处罚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公路养护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等主观问题。

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新型技术普遍应用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但对于公路养护阶段,所采用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仍然较低,远跟不上施工技术的发展。从笔者近年来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路养护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并且思想较为传统,错误的认为仅采用人工养护就可满足公路养护要求,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公路机械化养护程度的提高,成为了公路养护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质量管理信息水平较低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组织或者机构未来发展的速度,我国公路养护过程中质量管理信息水平较低,并不能满足我国公路信息化系统快速发展的要求,公路养护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专门的质量管理信息数据库,没有对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统计和有效分析。落后的质量管理信息水平不能有效发现公路养护过程中隐藏的问题,或者发现问题后不能有效的传递。

公路养护过程中管理措施探析

加强施工安全监督

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落实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是要明确责任。应确定安全施工目标,对参与安全管理的各方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领导对整个施工现场负责,专职安全员对部门负责,班组长和施工技术员对各自的施工区域负责,操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范围负责的“四负责”制度。

同时,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大多数养护施工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普遍存在着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等情况。工作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公路养护技能培训,因此在公路养护施工前需要给予必要的安全教育,以确保人身安全,保证道路养护的高质量。安全教育应依据法律法规,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此外,还应改善施工环境条件。在确保施工材料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对进场的施工设备加强安全检测,强化日常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预防性养护

随着路网的逐步完善,我国大部分公路将进入养护时期。加大科技养护,提升养护效率和水平,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重点、难点,已成为主流。同时,还应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变以被动矫正为主的传统养护为以预防性养护为主的科学养护。在公路养护中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养护成本,延长公路大修周期,而且可以提高养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公路病害,降低大中修工程对交通的影响,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在报告中曾表明: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养护成本却要增加3倍至10倍。

在公路状况良好时,通过加强检测提前发现公路隐藏的病害,并在合理的时间内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进行有计划的强制预防性养护,把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达到延续公路使用功能、减缓公路性能衰变、节约养护成本的目的。

健全信息平台

近年来,我国各省公路部门逐步开始利用现有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资源,建立了路面、桥梁管理和评价信息平台,综合评价检测结果,研究对比技术性能指标,科学分析路面、桥梁技术状况衰变规律,实现公路病害预警,进而结合路面等级、运营年限、路况质量、交通量大小和重要程度等,分别确定不同的养护目标、养护重点和养护措施。该办法准确地把握了公路使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养护需求规律,提前组织路面裂缝修补、桥梁支座更换、路基边坡挡墙整修等专项整治工程,对路面轻微裂缝、局部网裂、抗滑性能下降以及桥梁、隧道、涵洞等构造物性能衰变等病害及预兆进行处治,预防和控制路面渗水、路基沉降、挡墙边坡坍塌等病害发生。

猜你喜欢
病害路面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公路断想
用艺术修补路面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