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建构路径

2018-02-27 09:55宋冬梅
关键词:言说工具性话语

宋冬梅

(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有效性是指具有效能的事物的价值实现,关联效能施方、效能受方以及效能的实现途径。在英语教学话语中,效能施方是话语生成方,效能受方是话语理解方。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首届和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评审实践中,杨惠中以“提倡有效教学”为论题,从“课堂教学的结构、内容、效果等方面讨论了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无效教学”,明确了“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当追求教有实效、学有实效”[1]。束定芳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高度关切,在外语学术界倡导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益意识”[2]。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要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必须注重强化课堂教学话语的有效性。王初明认为为契合英语的学与用,采取具体措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3]。笔者以为语言课堂教学是话语言说,而话语言说当属语言运用问题,不能仅把教师话语视为教学话语,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研究要求同时聚焦效能施方——教师——话语和效能受方——学生——话语,体现整体化、立体化和动态化。本研究拟在教学双边关注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的视角探究英语教学话语“怎样实现效能”。

一、语用理论与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

语用学研究有三条路径:传统语用学、认知语用学和普遍语用学。以言语行为和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的研究是传统语用学研究。认知语用学认为“会话的整体结构并不来自于语言规则,而是源于行为原则”[4]129。涉身认知的可供性提取对话语理解有强大的指导力。可供性提取含义有三:潜在的可能性;存在的机体——环境系统;明确的意图性。“一个机体——环境系统有无数的可供性,但机体只会提取与意图有关的可供性”[5]。普遍语用学(universal pragmatics)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 Habermas ),在该理论中,哈贝马斯提出了言语行为有效性要求的概念。在言语互动交往中,语言受众接受、认同语言生产者的言语行为有可接受性条件( the conditions of acceptability),此即言语行为有效性要求。言语行为的有效性关联语言的使用模式,而语言使用模式建基于三个世界的界定。这三个世界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由事实和事件构成的外在现实世界;社会世界是交往者之间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主观世界是由言说者经验总体构成、通过内在情感的表达才能够进入的自我、内在世界。语言使用的三种模式是认知式、互动式和表现式。任一言语交际必然关联所述事物的客观世界、关系连接的社会世界和言说者意向的主观世界,相应地,分别使用认知式、互动式和表现式话语表达。英语教学话语作为一种具体的言语行为,相对于三个世界理论,体现为使用中的三种语言模式:认知式话语、互动式话语、表现式话语。

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要求话语言说的真实性、恰当性和真诚性。在英语教学话语中,认知式话语的有效性前提是真实性。对客观外在世界的表达,交流话语的主题是陈述命题,其功能是表征事实,因而,话语的真实性是话语有效性的前提,只有话语是真实的,才能达到话语的有效性。在英语教学话语中,互动式话语的有效性前提是恰当性。在话语交流者构成的社会世界里,交流话语的主题是调节人际关系,其功能是建立合适的人际交往,因而只有话语是恰当的,才是有效的。在英语教学话语中,表现式话语的有效性前提是真诚性。对自我世界而言,话语主题是心理世界的表达,其功能是呈现特有的主体性,因而只有话语是真诚的,才是有效的。话语的真诚性是话语的有效性之本。

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要求话语言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双向互动的交往模式。主体间性交往模式主张要真正理解话语行为及其相应的价值判断的有效性,不仅要研究话语生成方言说了什么、是如何言说的,而且要研究话语理解方是怎样理解的、是如何与话语生成方达成语言共识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状态接受话语的。把握和寻求话语的普遍有效性,应当考察“互主体性、交互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个自己所制造的‘私人语言’框架之内,达到话语的普遍有效性”[6]。主体间性强调话语生效是话语生成方与话语理解方的双向整体性行为。主体间性对话语交往“参与者机会均等”做出要求。所有言说者平等对话,就同一话语进行理性的探讨和论证。机会均等给予话语生成方和话语理解方同等言说的权利,确保他们袒露内心的真实情感,彻底言说、和谐言说,避免话语霸权。

二、基于语用视角的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建构路径

英语教学话语要在课堂语境中有效建构,必须循着效能施方——教师——话语和效能受方——学生——话语两条路径交融思考。

(一)提高教师在认知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互动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恰当性、表现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真诚性。

1.提高认知式语言使用的真实性

教师话语的认知式表达主要是描述客观世界,定义命题,陈述事实。在语言学(狭义)教学中,认知式话语表达的是英语语言专业知识,讲求“专”:对词汇、语义、句法,包括对专业概念、术语等的讲授,话语务必基于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科学、真实言说,力戒主观臆断。教师话语的认知式表达体现在语篇教学中,讲求“真”。在语篇教学中,话语的真实性要求话语“一语中的”,力避累赘啰唆。以“真”统领语篇教学,可遵循“走进去、跳出来”原则。“走进去”就是稳扎稳打,教授基本功,解读语篇具体所指。“跳出来”就是提炼升华,正确理解分析语篇中的文化、政治、社会等现象,以增强大学生的思辨力、创新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话语以认知式表达处理语篇教学要抓住语篇要旨,分析宜少毋多。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它遵循教学规律,有章法可寻。课堂上专业、精炼的教师认知式话语言说是教师学识和人生智慧的结晶,它给予的是立体、生动兼具目的性的高效、规范、科学的语言学习材料。

2.提高互动式语言使用中的恰当性

要提高教师话语互动式语言使用中的恰当性,就要重视其言说技巧。教师话语的言说技巧是有效性行为的保障。言说技巧之一是工具性语言要做到“有话说,会说话”。工具性语言不同于英语专业知识语言,它是互动式语言,功用是在社会世界中建构和调节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工具性语言的“有话说”原则是提醒英语教师要使用工具性语言。比如,警示型的工具性语言告知话语理解者知识重点;赞扬型的工具性语言激励话语理解者努力去做;命令型的工具性语言要求话语理解者按需要行事;警告型的工具性语言让话语理解者明晓所为不妥等。工具性语言的“会说话”原则要求以恰当性的标准使用工具性语言。比如使用警示语言言说知识重点时,主观化、强硬的“You must/should do……”或者是推销式的“What I am instructing is so good for improving your English. Why not take notes?”,就不如“We are learning English. Try to get it: if we don’t have the basic point in our mind, how can we……”用试探性语言激发话语理解者“扪心自问”; 加上“we”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与其同处在语言学习的关系圈中,使交流双方主体化,产生和谐参与效果。言说技巧之二是拿捏好教师话语声音的“柔”和“亮”。英语教学以“说”取胜。“说”除了“有东西可说”“会说”之外,“会怎么说”也是关键。“会怎么说”涉及教师话语的嗓音条件,就是“柔”和“亮”。“柔”讲究发音力度。言说要入耳,只有“柔”才能做到。“柔”不是“弱”,糯糯的低声也入不了耳。与专业知识的习得与强化一样,“柔”的力度把握必须练习,这是一种职业需要。声音可分男女,但教学声音的“柔”度对男女教师都有要求。“亮” 讲究发音响度。把控教学话语声音的亮度可考虑:言说用力,以言说的清晰显示“亮”。“话说得清”就感觉语言“亮堂堂”,这是一种听觉的常规认知。

3.提高表现式语言使用的真诚性

英语教师特有的语言知识、对待教学的职业意识、态度等这些话语生成者内在的东西,以表现式的语言传达,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形式。真诚的表达是教师话语高效产出的保证。要提高教师话语表现式语言使用中的真诚性,英语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英语随着变化的世界时时更新,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夯实语言教学基本功、确保知识的时代性,积淀、凝聚课堂言说之力,才能使教学话语科学、规范,从而真实、真诚言说。要提高教师话语表现式语言使用的真诚性,英语教师还必须内化师德。师德于语言课堂而言,是一种愿意言说、乐于言说的心态和表现。在语言知识的教授中,只顾讲解,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语言的教与学就成了“各自为政”。这样做,教师话语即使是“珍珠”,也因缺乏互动言说的“线条”串联,而成为“散落的珠子”,失却其整体美。提高教师话语表现式语言的真诚性就是为了提供那根“线条”,增强其整体美的效果。

(二)要重视教学话语的主体间性,做好英语教学话语的可供性提取

1.重视教学话语的主体间性

重视话语主体间性旨在强化学生话语在教学话语中的分量,给予师生均等的话语言说机会。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以双主体身份在课堂语境中整体对接。比如,教师以认知式话语讲解句法,给予学生平等的言说机会使其能在课堂上言说是否理解,甚至质疑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可陈述基于自己认知的句法理解,从而与教师形成良性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话语的机会均等生发“爱师”之力量,并因此信仰“师道”。学生话语应善于抓住发话时机,彰显教学话语的主体间性。把握好话语言说的对接点是话语生效的关键。如在认知式的教师话语对客观知识进行陈述时,学生话语保持沉默以利于识记,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对客观知识产生疑惑,及时言说,与教师话语形成交流,就能使教学话语产生最佳效果。认知语用的语言交际观凸显交际的心智加工。学生话语挑战教师话语涉及心智加工。学生话语要基于“愿意学习英语”的意愿和为之积极付出的言说行为,放松心情,用勇气和智慧对接教师话语。

2.做好英语教学话语的可供性提取

在教学话语中作为话语生成方的教师话语是一种动态的言说现象,含有丰富的词、句、语篇,甚至体态语言。在“话”多的状况下要求话语理解者依自身“意图”提取有益于语言习得的语言点。可供性提取是学生在教师话语中的“主动作为”,一方面可以筛选教师话语中的可供性语词,在“听”语言上使得教师话语生效;另一方面可依据可供性语词回顾教师话语,在“说”语言上产生效果。示例如下: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之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话语在1-7自然段,主要是基于原文文本详细讲述。学生做可供性提取,认为这些自然段、这么多的言说与主题相关且激活思维的有三:First, the place where I spent my childhood is truly a quiet and lovely place, “but I really lived somewhere else. I lived within the covers of books and those books were more real to me than any other thing in my life”[7]29.Second, playing with friends outside the door is very wonderful indeed, “but the best part of me was really at home, with some books that had been laid flat on the table to mark my place, its imaginary people waiting for me to return and bring them to life”[7]29.Third, conclusion: Actually, I lived and traveled into books (and also into my own), where “I learned who I was and who I wanted to be, what I might aspire to, and what I might dare to dream about my world and myself. I learn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ood and evil, right and wrong.” “And then there were books, a kind of parallel universe in which I might be a newcomer but was never really a stranger. My real, true world. My perfect island”[7]30.这是基于原文文本和教师课堂话语所做的第一层可供性提取。接着,学生认为:在这些大量的描述“家的美好”和“户外娱乐的美妙”的言说中,他们听出了“反衬”的修辞用法;感受到作者“There was waking, and there was sleeping. And then there were books……”的“bookworm”情怀。然后,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总结:当人们读书不是为了“工作、升职、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文人眼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更不是为了“做文化人”时,读书反而会让人在平静的愉悦中生发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课外思考、讨论:是否如文中所言,Anna Quindlen小时候果真是在没有作家梦的牵引下纯粹地爱着读书、读书让她有了作家梦?人们果真会在没有任何梦想的情况下陶醉在读书之中?人生之中,怎么去阅读、又怎么让阅读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英语教学话语中可供性提取如同抓住话语的“轴心”,产生纲举目张、深化主旨的有效性。可供性提取对学生话语和思维有高标准的要求,但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努力下,教学话语的可供性提取是能够做好的。

三、结 语

在语用学理论指导下关注话语交际双方在语境中的作用,是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建构路径的理论基础。首先,语用学研究围绕三个因素进行:话语生成、话语接受(理解)和语境。语境在言语交流中为说话人制定规则,交流要取得预期效果,就要按照这些规则以恰切的语言表达出来[8]。在语境中的话语言说有语言、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语言层次是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的;语义层次是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相结合生成语言表层意义的层次;语用层次是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层次:一是它涉及语境中语言的生成与理解,二是它涉及语境中语言的推动力与生产力作用。人是由意志驱动的,而人的意志必然升华于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语言。英语教学话语就是这样一种能够直接升华人的意志、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语言。这种教学话语不是单向的话语生产,它要求语境中话语受方的和谐配合。其次,语用学视角下研究话语的本质是要实现话语在其所在世界中的有效性。话语的有效推动行为的和谐、产生创造和发展的力量。只有英语教学话语在课堂语境中是有效的,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帮助他们积淀英语语言专业知识,构建语言综合力量,进而升华其意志,创造全新的世界。

猜你喜欢
言说工具性话语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