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中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和展望

2018-03-02 01:01张茹茜徐晶晶张施慧
中国市场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力行业十三五结构性

丁 宇,张茹茜,徐晶晶,邱 梁,张施慧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供给侧改革贯穿“十三五”的发展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一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供给侧改革如此重要,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但是许多人成为“海淘一族”,疯狂抢购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锅,导致购买力流向了国外。央视“3·15”晚会列出的大量不合格产品名单每每引人侧目,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持续打击着消费者信心。

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又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从2015年中国部分产业的产能利率状况来看,中国部分产业的产能利率低,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光伏等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状况。供需结构失衡难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必须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

本课题研究是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电力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总结已有经验,提炼特色,并对电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展望。其中,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和行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才暴露出来。以火电为例,火力发电量的增速赶不上火电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速,这表明我国火电的供给基本超过其需求,火电产能过剩。但其比重在近十五年来一直维持在70%~80%,远高于其他发电方式发电量的比重。

同时,笔者总结出至2017年9月,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以及落实的程度。对此次“十三五”规划中,贯彻落实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未来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展望。

1 “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详见下图。

结构图

1.1 电源侧产能过剩且污染严重

经过调查,笔者总结出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持续下降,而电力供给总体却由短缺向富余进行转变,这导致了供需不平衡;二是电力结构发生改变,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并且其发电更为环保,因此其发电量不断上升,而火电设备利用率则持续降低;三是煤价下降,煤电经济效益变好。在利益驱使下,包括发电机和燃料供应商在内的电力行业都有进一步扩大生产的意愿,而且燃煤电厂数目也在上升,这更加剧了火电资源浪费的现象。

1.2 售电侧电网企业的垄断导致市场失灵

电网企业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其自然垄断性是指电网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其规模愈大,边际成本愈低的特性。而行政垄断性则表现在电力规划、投资、价格、市场准入等方面有较大决策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由于电网的“一家独大”,发电商的供给信号不能及时传达到用户,而用户的需求信息也不能直接反馈给发电企业,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传导出现了阻碍,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从而失灵。

1.3 用电侧乡村用电需求未充分释放

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而乡村人口呈现下降现象,但是乡村居民的生活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却快于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速。这也说明了乡村用电需求并未充分释放。详见下表。

2016年我国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用电情况说明表

2 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施行方案

2.1 加快供需平衡,化解煤电产能过剩

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如要新建煤矿,一概进行减量置换,减少供电耗煤量;二是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国家应在不影响市场稳定条件下,引导其有序退出;三是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从供给侧入手,化解煤电产能过剩,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四是规范煤炭生产秩序,对生产设备简陋、开采条件差等安全无保障的小煤矿依法予以关闭。

2.2 加快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结构,既要运用市场手段,又要发挥政府“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我国西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缺乏开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缺乏能源。“西电东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对于提高电网安全性和运行质量、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求形势的变化,东部地区对于西南水电的需求意愿减弱,西南地区发电能力却持续高速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打破省际市场交易壁垒,从国家层面协调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用市场化手段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是加速促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必然要求。

3 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果

3.1 电能替代比例增加

随着国家对电力的扶持,充电桩行业会给购买了电动汽车的人带来更多的方便。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推进电能替代,使得电力能够逐步地代替石油、天然气,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减少污染排放。我们可以发现,电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企业创新,有助于实现多样化电力终端消费产品,以及电力消费形式多样。

3.2 电力行业投资增加

2017年电网投资的增长,电力技术的项目投资占了一部分,这使得电力行业发展更加适应如今的智能网络时代,电力行业资源可以智能配置,加大利用效率。也能得出我国电网在转变发展方向,使得电力发展不仅着重在硬件设施,还有创新的能力。

3.3 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厂、售电企业、用电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打破电网单一售电局面,使得工业企业有了市场选择权,尽管目前仍处于试点状况,只有工业企业用户受益,但相对于去年,却增加了售电公司与园区中小用户的参与,是电力行业市场化的一大改革,对电力市场化建设起了代表性作用,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一个亮点。

4 总结及建议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的今天,高耗能的产业体系越来越难以为继。电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行业内存在重要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它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加快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

稳步发展现代煤化工。近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神华宁煤煤制油、包头煤制烯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要在节能环保、水源有保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扩大我国在煤炭加工转化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4.2 加强农村和城市电网建设

着力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市配电网建设。要重点完成8.5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实现平原地区150万口机井通电全覆盖,3.35万个贫困村基本通动力电。特别是移民搬迁地区的生活用电和动力电要及时跟上,确保搬迁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同时,继续推进光伏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4.3 推动制定电价体系市场化

一是不要造成电源大规模、集中的建设,特别是技术还不是太成熟的一些电源的大规模集中上马,否则会带来很多问题;二是使相关各方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利益预期,但又不能获得暴利;三是要使价格体现出责权利,就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的原则,不能只让大家看到收益而看不到风险,这样会使大家在建设过程中不理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逐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将发电权交易、直接交易等交易机制纳入电力市场体系,完全放开省间交易。要严格按照国家“十三五”能源、电力规划目标,充分考虑消纳能力,有序发展新能源。

[1]唐怀静.基于电力交易市场化下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结算方式 [J].广西电业,2016(8).

[2]王中荣,张志刚,宋莉,等.售电侧放开对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业务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6(3):91-94.

[3]何勇健.打破电力体制改革僵局的几点思考——兼论消除电网垄断权力的路径选择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5):12-14.

[4]张晶杰,王志轩.中国煤电产能是否过剩的探讨 [J].中国电力,2016,49(9).

[5]陈彦博,肖思吟.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J].中国经贸导刊,2016(17).

[6]赵勇强,王红芳.我国可再生能源限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J].中国能源,2015(12):15-20.

[7]谢昆,薛佳.论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 [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79-80.

[8]曹志安.关于深化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思考 [J].中国领导科学,2016(8).

[9]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8-12.

[10]肖兴志,李少林.能源供给侧改革:实践反思、国际镜鉴与动力找寻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2):23-28.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十三五结构性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