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手机泛滥的困境突围

2018-03-02 18:41钟笑雨高小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手机有效教学

钟笑雨+高小艳

[摘 要] 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无关手机行为泛滥成灾,高校课堂教学与管理正接受严峻考验。手机的海量信息和强大功能,使学生可以比以往更加轻松地实现考场作弊,这给课堂教学和教学效果检测都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是因为课堂枯燥乏味而选择玩手机打发时间。手机统一管理犹如釜底抽薪,但却治标不治本。我们把攻坚克难的矛头指向“课程体系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侧重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引入有效教学模式和借鉴翻转教学模式以疗救课堂手机顽疾。

[关键词] 高校课堂;手机;有效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8-2549(2018) 02-0016-02

早些年,我们还曾热烈地探讨过“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入课堂”,近几年,高校课堂被手机侵占的现象就已越演越烈。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无关手机行为泛滥成灾,高校课堂教学与管理正接受严峻考验,如何绝地反击、困境突围,消除手机困扰,有效扭转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大学教育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 课堂上的手机犹如洪水猛兽

一方面,手机的海量信息和强大功能,使手机犹如巨大的吸盘,吸去无数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学习相对自由、压力模糊的大学生。君不见,大学课堂仿佛变成了与手机一较高低争夺学生高度关注的竞技场。在这场新时代的较量中,传统的授课方式似乎节节败退。我们的调查显示,上课经常玩手机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8%,另有56%的大学生声称偶尔玩手机。且只有6%的被调查者对自己上课玩手机的行为感到愧疚。

另一方面,手机的储存、拍照和上网搜索等功能,使学生可以比以往更加轻松地实现考场作弊,这给教学效果检测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也使奖学金评定的公平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如果考场纪律松懈,学业考试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那么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学风恶化,学生感觉考试不成问题,不听课毫无压力,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必将变本加厉。

想想看,如果没有听课、没有学习甚至没有复习等学习过程,在根本就没有全面掌握知识的情况,就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获得不错的成绩、评得奖学金,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显然,这不仅会扰乱教学秩序、浪费教学资源,而且也必将整体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就是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国家都不利,后果相当严重。

二 课堂上的手机魅力为何飙升

当问及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时,46%的被调查者表示,因为课堂枯燥乏味而选择玩手机打发时间,22%的学生则表示是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因此这或许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只有12%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制止和控制手机。当问及利弊时,69%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弊大于利。但问及课堂上的手机管理策略,32%的学生认为手机统一管理有必要,3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令人深思的是:对于上课玩手机,只有69%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那么其余31%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或利弊相等,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约有31%的学生已经否定了课堂教学的价值。更令人费解的是:既然69%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弊大于利,却为什么只有12%的学生支持学校管制手机呢?是因为学生对手机已经有强烈的依赖性,明知有害却无法自控?还是因为即使被管制了手机也依然无法回归单调的课堂,只能无奈逃避继续沉迷?显然,前者主因在学生,后者主因在教师。当然,抑或是二因兼具。

综上,课堂上手机魅力飙升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老套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敌“生机勃勃”的手机。手机功能齐全、内容常刷常新,可以不断满足各种需求,一只手机在手,视频、聊天、游戏、小说,轻松自在、生动有趣;老套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甚至内容枯燥乏味,难有吸引力。二是主观上不少学生依赖手机成性甚至成瘾,心气浮躁,意志不坚,自控不力,学习目标也不明,难以沉心静气认真学习,对于难度大的内容觉其艰深而易选择放弃,对于难度小的内容又轻易忽略也选择放弃。

三 课堂上的手机困境突围:对症下药,良药何在

大学课堂上手机泛滥成灾,原因显而易见却又纷繁芜杂。对症下药是必然,顽疾难治却也是事实。

手机统一管理有效吗?我们调查时发现,对于老师的管制,58%的学生表示害怕被老师发现,55%的学生表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警告后选择认真听课。这间接地反映出校方或教师的严厉、有效的管制具有一定的震慑力和实际效果,尤其是有利于帮助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例如比较适用于高职学生,尤其是五年一贯制小高职低年级学生,也可针对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强制的措施,有利于帮助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觉性。对于新生而言,先规范其课堂行为,养成其良好习惯,避免初来乍到茫然跟风而“误入歧途”,这也不失为一剂“药”。事实上许多高职院校和不少本科院校,正在执行类似的校规,比如每班安放手机袋,手机集中管理。效果如何呢?江苏南通商贸职业学院英起志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师生之间的评教关系以及可能占用课堂时间收手机等种种原因,此项规定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实际效果因“班”而异,因“师”而异。如果学校、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睁只眼闭只眼、执行不力时,那么手机袋将形同虚设,继续执行的班级寥寥无几。诸多研究与事实表明:手机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是行之有效的,不过它的有效实施不能完全依靠任课教师的严厉执行,还有赖于学校相关规定的严厉与明确、教师的较高认可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协同执行力度强等因素。

学生被收走手机能不能回归课堂?会不会干脆改而睡大觉?手机统一管理犹如釜底抽薪,但却治标不治本。解决课堂手机顽疾问题也不能一味地围追堵截,而应该是既要适当地“堵”,更要恰当地“疏”和“导”。

良药何在呢?我们的调查以及许多已有的调查分析结果都把攻坚克难的矛头指向“课程体系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endprint

(一)良药之一:课程体系改革

如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老套,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特点与变化中的专业需求,那么在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即使任课教师把课讲得天花乱坠,也难有多少始终衷情于课堂的学生,何况不恰当的课程设置实属浪费,既浪费教学资源,又浪费师生时间。因此,要想彻底疗救课堂手机顽疾,首先必须准备的一剂良药就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地设置课程的种类、顺序和课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听课意愿较弱而逐渐散漫败坏学风,也避免课程学时太多而导致单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够饱满等等糟糕的现象。

(二)良药之二:课堂教学改革

相比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更加直接。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引进有效教学模式和借鉴翻转教学模式,分析研究高职课堂学生手机上网行为干预的效果。学校、学生、教师分别属于课题研究的环境因素、主体因素、核心因素,但我们侧重于从核心因素“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角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引入有效教学模式和借鉴翻转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教学模式”始于2011年的美国,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的创新教学模式,也称作“翻转教学”。所谓翻转教学,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如果借鉴翻转教学模式,借助手机上网功能,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自主完成初步的学习任务,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角色中解救出来,更多的时间将用于互动交流解疑答难,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及个性化学习与辅导。

我们借鉴翻转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完成微课学习,并查找资料、回答问题、提出疑问、提交作业。对高职课堂學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专业教师的专业课堂教学还是基础课程教学,都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借鉴翻转教学模式的课堂,高职学生的无关性手机上网行为显著减少。

2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强调有效课堂教学是教育界的一个永恒话题。从中国知网检索来看,近些年的研究趋势显示,“有效教学”研究从主要针对中小学课堂,逐渐转入研究大学课堂。面对高职课堂上学生手机上网行为频发的现状,更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倡行有效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干预学生手机上网行为。

衡量有效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公式是:有效课堂教学=最短时间+最大发展+最快乐的体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应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1.学练结合(做到“一课一清”,及时反馈);2.师生互动(犹如率兵作战,攻城破阵);3.分层递进(采用模块教学,步步为营);4.当堂达标(实现学有效果,成绩圆满)。为此,任课教师的教学必须具备四大特点:1.教有目标;2.教有方法;3.教有美感;4.教有效果。

教学实验中,我们引进有效教学模式,对高职课堂学生手机上网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专业课堂和基础课程两方面,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引进有效教学模式的课堂,高职学生的手机上网行为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1]刘金荣.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矫正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2(11):85-87.

[2]张健.大学生课堂手机控现象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 报,2013(23):24-25.

[3]英起志.当学生不再自觉——关于课堂手机集中管理 的教育案例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71+173.

[4]高小艳,刘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与教学对策研 究[J].智富时代,2017(10):315+3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手机有效教学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剖析电子交互式白板驾驭语文课堂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