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建立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平台

2018-03-02 09:03曲同宝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植物学

曲同宝

[摘 要] 校园植物是农业院校植物学等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与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为例,就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植物资源优势,开展植物网络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开展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探讨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

[关键词] 校园植物资源;植物信息化教学;植物学;植物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2-0090-02

农业院校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涉农专业,一般都会开设植物学、园林植物学、观赏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及花卉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实践性较强,一般会安排一周左右的实践教学[1]。校园植物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是最方便、最常见、最易接触和观察的对象。因此,校园不但是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上述相关课程教学的主要实习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地处长春市东南部,毗邻净月潭,校园占地面积319.02公顷,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多种植被类型,校园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有101科360余属700余种。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为植物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结合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在植物学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植物资源的优势,开展植物信息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 开展植物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大学校园环境优美,丰富的校园植物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丰富的观赏特性及改善校园环境等功能,也是农、林、师范类院校植物类相关专业进行植物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载体[2]。独具特色的校园植物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种校园文化内涵,它们和自然界的万千事物一起,改变着人们的体验方式和思维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永不枯竭的核心动力[3]。校园植物很多种类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和人文知识,具有通识性教育的潜在价值[1]。文科学生能够从中了解植物的分类学知识及经济价值等,理科学生则能从中了解植物的人文知识。这样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审美情趣[1]。植物科学知识的普及是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构建校园植物信息系统也显得十分迫切[4]。

二 信息化过程

目前,很多高校纷纷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挂牌和宣传等工作,希望让学生更快、更好、更直观地了解校园植物的信息[4]。但如何建成合理、高效、全面的校园植物信息系统,从而方便不同层次的师生识别校园植物是一个难题,这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校园植物的调查及挂牌

对常见植物进行挂牌是植物园和高校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植物信息化形式简单,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了解植物信息[4]。我校在多次校园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已经在学校主干街路和人流较多之处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挂牌,每张标牌系统介绍该植物的科属、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原产地及用途等内容。但是挂牌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能对高大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挂牌,不能对小灌木、草本和藤本一类的植物挂牌。植物标牌的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容易错置和缺失、制作成本很高、维护困难,因标牌内容单调枯燥,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知识的拓展学习[5]。而且,植物挂牌只能表现常见植物的信息,而难以记录所有的校园植物信息,无法构建完整全面的植物信息系统[4]。目前,我们正探讨结合二维码技术,来弥补以上的不足,二维码具有针对性、拓展性、丰富性、便捷、互动可持续等特点,在一些院校、科研院所及植物园等已经得到应用[2]。

2 校园植物数据库的建立

校园植物数据库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的一个供教师和学生方便使用的植物学辅助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集校园植物形态解剖图库、植物学专业术语图库和校园植物信息化库于一身,可增加学生对这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群的理解[6]。只是目前限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数高校真正建立了校园植物信息数据库[4]。在校园植物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基本完成校园植物名录及校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正在建立校园植物数据库。

3 编写校园植物识别手册

编写校园植物识别手册促进植物识别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校园植物前期调查及标本采集的基础上,进行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照片拍摄、校园内位置的标记,编写图文并茂的校园植物识别手册,除了介绍植物的学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还要包括校园分布情况及用途等。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都有属于本校的校园植物识别手册,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也编著了《吉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图志》。但校园植物图志或识别手册只适合于对植物学知识有一些了解的学生使用,而对于非相近专业的学生,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植物背景知识,短时间内难以查到他所遇到的植物[4]。

4 建立校园植物网站

应用现代影像和信息技术建立校园植物信息系统,可为植物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提供真实、形象的范例,有利于学生课后进行查询、对比,提高感性认识,使其具有重要的辅助植物学教学的功能[7]。该系统平台不但要面向与植物课程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校内师生服务,同时也可为学校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和远程教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该平台的建立为校园植物检索的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做了很好的尝试[7]。目前,我们正在构建吉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仿真虚拟平台,并将建成网络立体化开放平台。如果能更进一步,将Internet 与GIS 技术相结合,处理和集成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将校园植物有关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与视频的完美结合,能够传达校园植物的多种信息。结合已存在的植物信息数据库和植物电子地图的优势,构建新型的植物信息数据库,将数据库设计成一个立体的网络,通过多种渠道通向每种植物的终端信息,会给高等院校的植物学等相关课程教学提供便利[4]。

综上所述,校园植物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为师生提供了基础素材。综合利用以上4 种植物信息系统的优点,构建一个信息完整、检索方便及信息表达灵活多样的立体网络植物信息系统,学生通过该平台,会更加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最终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不仅提高了專业能力,道德素养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新生.农业院校校园植物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充分利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2]刘群阅,余萌,陈豪,等.二维码技术在大学校园植物认知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15(4).

[3]彭庭松.校园植物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中的功用[J].文学教育(下),2010(1).

[4]李鹏,尚从平,李浩浩,等.高校校园植物信息系统构建方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2(26).

[5]刘俊花.二维码技术在优化校园绿化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10).

[6]项小燕,吴甘霖,张中信,等.校园植物的教学价值与开发[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7]马晓,郭思乾,袁鹏程,等.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校园植物数据库构建[J].热带农业科技,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学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基于问题式教学策略的植物学课程翻转课堂构建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与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