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探讨

2018-03-03 04:00董秋梅师建平张亚军麻春杰李永乐董重阳杨广源李舒扬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董 平 ,董秋梅*,师建平,张亚军 ,麻春杰 ,李永乐 ,董重阳 ,杨广源,苏 和,李舒扬 ,李 雁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6)

(*通讯作者:董秋梅)■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从2009年开始,具体的培养计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半年进行理论课学习,注重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培养科研思路,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完成一项临床科研课题,并发表一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这个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以及必备的科研技能。第二个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在所定科室进行临床技能专科培训并同时跟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第三阶段是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根据国家医教协同的方针政策,2014年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现就二者在并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1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存在的问题

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并轨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培训时间安排上和规范化上有了进步,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医学学历教育,其招生需要严格的入学考试以及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要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工作。其更偏重理论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学历教育后基于临床的医学教育,与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学教育存在很多不同,其更偏重于临床实际,其目的是培养出马上能胜任一般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对科研和论文没有要求。二者必须很好地衔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1]。

其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共在校时间为3年,除了规范化培训外,他们还需要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学位课程的学习、临床科研思维的训练、学位论文的完成和答辩以及就业等,就临床技能训练而言,较难完全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和效果[2]。另外,目前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涉及科室较多,每个科室轮转时间较少,培训重点不突出,不能较为详尽地了解所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全过程。另外,现在许多科室的带教教师一般都很忙,很难抽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培训,甚至很多科室缺乏本科室规范化培训的具体要求,学生进科以后不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

目前各省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为蓝本,结合各自的情况制订了培训方案,对住院医师的量化考核各有不同,整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权威机构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量化考核评估体系[3]。在管理上,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主管部门不同。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管研究生教育,原卫生部负责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两部门近年来实施了很多关于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但两套体系间的衔接并不通畅。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上级行政部门往往是只有文件下发,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考察、考核、评估机制,致使下级医院在执行上力度不够[4]。

近些年,由于国家在制定各项人才政策上不断向高学历倾斜以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对象一部分为本科毕业生,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部分生源相同;另一部分为经过了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这就造成了重复培养。这些问题造成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浪费,多种培养模式给培训机构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和经济上的负担[5]。同时我国可以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较少,尤其一些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更少。这给规范化培训基地造成了人员上的巨大压力。一些培训基地根本完成不了这么多学生的培训任务,从而降低了培训质量。

2 对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建议

2.1 中医药院校的直属附属中医院建成统一且独立的规范化培训基地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中医药院校没有直属的附属中医院,或者附属医院达不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要求[6]。国家卫生部门应与各所中医院校及其他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支持合作共建一些中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把直属附属中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定位于与院校研究生教育相配套的轨道上来。在附属中医院成立专门的研究生教育与规范化培训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研究生处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对于没有结合研究生教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要定位在非院校直属的中医院内,这样的优势是便于管理,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招生标准与范围各有分工,同时解决两部门对学生监督管理缺失问题,对规范化培训人员较多,规培生的来源不同进行了分流,统一了管理[7]。

2.2 调整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

针对规培学生培训科室较多,每个科室轮转时间较短,学生难以达到培训目标以及忽略了学生理论与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可以对目前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做适当调整,既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科研水平,又夯实他们的临床基本功,针对本科生可以探索“5+3”或者“5+4”教育培养模式[8]。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科室的培训要求,或者可以适当延长规范化培训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所学专业培训的衔接,避免在太多无关科室浪费时间。

2.3 加强对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各个科室统一规范化培训内容

学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除了我们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措施之外,软件建设也相当重要。目前各个培训基地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考核也不完善。针对这些情况,应加强培训基地科室建设与管理,培养专门的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是很有必要的[9]。每个科都要实行严格的出科考试,对于不合格的考生要采取延长培训时间。结业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通过卫生计生委组织的结业考核,考核通过者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实行四证合一,即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和中医执业医师证才有资格申请中医专业硕士毕业证与学位证。

综上所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住院医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环节。应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金,建立科学、规范和切合实际的培训评价体系,制定符合国情的人事代理制度,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胡伟力,陈地龙,陈怡婷,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41-45.

[2]刘继永,李秀兰,张慎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接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6,2(5):647-650.

[3]冯刚,李素云,任献青.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63-66.

[4]赵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问题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48-149.

[5]雷笑瑜,张勇,黄卓,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65-67.

[6]常舒雅,姚华,秦洁,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现况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2):61-63.

[7]刘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探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13-16.

[8]岳彩玲,胡忠浩,顾玉明,等.创新性构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1-3.

[9]尉然,尹文强,刘益豪,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1):51-55.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线上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