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相得益彰

2018-03-03 10:57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第一小学蒋丹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车夫写作技巧习作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第一小学 蒋丹丹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能把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契和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构建阅读与习作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使二者协调并进,实现习作教学“两条腿走路”,“双剑合璧”定会威力剧增。怎样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实践中,我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一、借小练笔激发兴趣

小练笔这种习作的形式,花时少,学生的负担轻,又便于老师的指导。它既是减缓习作坡度的阶梯,又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帮手,通向完整习作的桥梁。现在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每册一般都安排了3~4次的小练笔,而且形式多样。如三年级上册学了课文《给予树》后,要求学生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种小练笔,要求虽然简单,但让孩子们怀着—颗感恩的心来写,既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又让他们懂得了对于别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再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了《搭石》后,有这样一次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这里不仅要让学生注意平时对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还让他们明白,不能只看重表面华丽的东西,平凡的事物中也有许多在默默奉献着,他们的“美”不张扬但却实在,让学生的价值观得以体现,还可以仿照着课文来写生活中的“美”,这样的小练笔达到了多重效果。在教材中这样的小练笔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练笔的资源,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切不可因为平时的教学时间不够用不进行,或者进行练习了也不给予学生们任何的评价,我想这样的话,教材安排这样的小练笔的用心就白费了。不管是几句话,还是—篇完整的文章,我们都应该及时地为他们评价,因为适当、巧妙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以本为范模仿习作

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无数专家反复推敲过的,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语言文字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学习写作当然不能舍弃现成的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我力求把讲解文本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文本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文本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例如我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从“总分总”到“分总、并列”,先仿写段落,再仿写篇章,使学生先从结构上掌握写作的方法。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总分总的写法,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学习《颐和园》后,我带学生游了一次校园,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文本运用移步换景法写刚才的游览活动。学习《一面》后,我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有了文本这根拐杖,孩子们写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文本拓展读写双赢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和经历的原因,对有些文章的含义还理解不了,如果老师仅仅依照教学参考所提供的内容强加给学生的话,学习的效果肯定不能令人满意。这时如果我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写作的契机,使学生在阅读和生活的基础上对课文来个再创作,就能极大地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也能达到潜移默化地学习课文写作方法的目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鲁迅先生在寒冷的黄昏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车夫后,文章写道:“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文中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这种感情怎样让学生接受呢?我抓住“饱经风霜”一词,拓展学生的想象。让他们通过文中“经历过许多的艰难困苦”这句话去想象车夫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在困难面前,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他生活的艰难,内心的痛苦表现在外表会是什么样子等。同学们受到启发,踊跃发言,想象车夫黝黑的皮肤、因生活的重压过早驼了的背、枯树枝般的手、手上厚厚的硬茧和一道道口子……通过自己对这位车夫的推测描绘,学生一下子理解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又无力救助更多人的痛苦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课文与语言的感悟也越来越深,达到了读写“双赢”。

其实,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细节,只要教师用心设计,孩子们肯定能从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多形式习作促提高

学生经过平时课内外的阅读,肯定会积累非常多的知识。同时,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也会收集到很多写作的素材,这对他们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地提高,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不同形式的习作练习。当他们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后,可以采用教材上的小练笔的方式。学会日记后,写日记也是对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学校或者老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和习作有关的活动,例如:参加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大比拼、校报或广播站资料征集、自编故事大赛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必须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把阅读教学和习作训练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如果阅读教学不与习作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就会眼高手低,不能学以致用,习作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同样,习作指导与训练如果脱离了阅读教学,单独地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把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阅读教学中整合习作训练。

猜你喜欢
车夫写作技巧习作
晏子的车夫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习作展示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
你是第几个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