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

2018-03-03 10:57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丽中学刘国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材目标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丽中学 刘国军

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教育心理学指出,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和心理特点,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进行了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的个性化教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来谈一谈具体一些做法。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做到总体目标统一,具体要求不同,即本节课中教材规定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都应该掌握,但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各种练习的设计、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则视情况而定。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素质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并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创新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基本性目标。创新目标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大纲范围能有所拓宽,对教材内容有所深化;发展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有大致了解;基本性目标是指学生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由于体育课程内容不是唯一的,它设置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因而这种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求授课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好课,使课时具有周密的计划性和显著的针对性。

二、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

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学情。由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均有所不同,更由于教学组织工作是动态的,组织形式的运用与教学内容、课的类型、场地器材、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随着其内容的变化而变。所以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层次的变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同一教材也有不同的教学分组形式,同一教材新授课和复习课也是不同的,一节课中一个教材与两个教材也是不同的。可先根据上学年的体育成绩大致分层,然后将本学期的各项测验成绩与上学年成绩比较,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再根据平时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察摸底,进行综合能力评判,最后以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

三、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般要求低起点,多层次。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既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又不断地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对能力强的学生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要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好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可通过观察教师示范、重温技能、练习体会,进而对所学技术动作生产类比、联想,逐步通过试探练习过渡并迁移到新的教学内容,在、习和研究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达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目的。

对于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可设置一些素质练习及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的内容,编制好练习顺序,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同时,安排练习内容必须注意合适的梯度,逐渐增加创造性因素,或把某一动作进行适当引申和变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及时反馈评定效果,有针对性组织练习,从而逐步形成合作学习、互相促进、异步达标、各得其所的动态发展状态。

四、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1.要做到A、B、C三层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应注意三个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整体问题集体讲,个别问题单独讲,决不占用学生极其宝贵的练习与交流时间;

2.讲解与自学相结合,即教师在讲清关键重点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合作探讨或个人自由练习;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未得到纠正和巩固的,应力求在课外进行适当延伸或补充。

总之,教师要热爱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棒的,要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细心的关怀和耐心地帮助。无论是选拔尖子还是辅导后进生,都要伴之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使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子。”

实践表明,在体育课中能够实行分层次教学,做到抓两头促中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质量的提高,学生就一定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就一定能够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就能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的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材目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