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时结构看《诗经》中弃妇诗的叙事模式

2018-03-03 00:58张兰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诗经

张兰芳

摘要:《诗经》中的弃妇诗自古以来就引起各方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四时结构的角度展开论述来分析其叙事模式以及背后隐藏的含义。关于弃妇诗的甄别说法很多,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弃妇诗的一个挑选。第二部分是用四时结构具体分析《诗经》的弃妇诗,第三部分探寻具体情节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总结全文。

关键词:弃妇诗;甄别;四时结构;原因

一、弃妇诗的甄别

私以为《诗经》中可归为弃妇诗的一共有六首:《氓》、《谷风》(邶风)、《白华》、《中谷有蓷》、《江有汜》、《我行其野》。原因有二,满足夫妻的关系,明确描述女主人公离男子而去或者被抛弃。

《氓》第一段写订婚:“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男女商量婚事——“来即我谋”,并且定下婚期在秋天——“秋以为期”,证明他们存在着夫妻关系。最后女子表示将会永远离去——“反是不思,亦以焉哉”。《白华》写妻子被冷落——“之子之远,俾我独兮。”后写丈夫对自己视而不见——“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虽没具体描叙女子被抛弃,但《毛诗传疏》说:“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是诗也。”此诗也符合弃妇诗要求。《中谷有蓷》描述女子遇人不淑被抛弃,内心懊悔——“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将夫妻关系和被抛弃的状况都交代了。剩下的几首诗就也满足要求,不做论述。

二、具体情节的四时结构

具体情节的四时结构,又可以分为季节和情感两个方面,而季节变化的四时与情感变化的四时在《诗经》弃妇诗都有描写。

《氓》中万物复苏,桑叶茂盛,男女在集市上相识,互相爱慕为春;陷入热恋山盟海誓遂商议婚事,搬上嫁妆喜悦心情像累累桑葚为夏;桑叶飘落,女子夙兴夜寐,丈夫三心二意,女子暗自神伤为秋;女子决定把誓言忘记,离开男子婚姻破裂为冬。桑叶茂盛、桑葚累累、桑树叶落对上季节的春夏秋,这是通过季节来表示四时变化。集市初见,恋爱的种子萌芽;后至成婚,恋爱转为婚姻;丈夫变心,女子伤心;女子离去,关系破裂表明他们的关系由热到冷,为情感上的四季变化。

《谷风》中东风带来春雨滋润万物,预着夫妻应该和美为春;夫妻恩爱,协力度难关,虽家贫却患难与共为夏;如今家中富贵,丈夫却将誓言全忘,恶言相待女子,好比采摘萝卜要根不要叶,舍本逐末抛弃妻子意另寻新人为秋;女子被赶出家门,心有不舍不求送远求送进,丈夫只顾新婚燕尔好不快活为冬。东风带来细雨、收割萝卜为季节上的春秋,因为东风一般是春季吹拂,萝卜收割在秋季,是季节变更。夫妻恩爱,到丈夫另结新欢,再到妻子被逐,夫妻关系由盛到衰是情感的四时变化。

《白华》云朵带来雨水,菅草和白茅生长得郁郁葱葱,夫妻应当相亲相爱为春;河水缓缓向北流,浇灌着翠绿的稻谷暗指丈夫应该疼爱妻子為夏;丈夫将妻子忘在脑后视为路人,妻子内心无比煎熬为秋;丈夫把妻子抛妻弃子为冬。菅草和白茅在春季繁茂,茂盛的稻谷长在夏季这是季节的四时变化。丈夫疼爱妻子、丈夫对妻子负心、最终妻子被休是夫妻关系的变化即情感上的四时变化。

《中谷有蓷》、《江有汜》、《我行其野》并没有完全按照《氓》、《谷风》、《白华》具体的四时结构来描写,而是重点放在秋冬季节的描写。

《中谷有蓷》山谷中的益母草遭遇荒年将要枯萎,女子遇人不淑内心煎熬为秋;女子惨遭丈夫抛弃,悔恨叹息为冬。益母草枯萎是季节上的秋,丈夫抛弃妻子是情感上的冬,季节与情节均有。

《江有汜》丈夫抛弃妻子独自回乡,妻子反复吟唱着这件事情,申明丈夫定会后悔为冬。妻子被弃是情感上的冬。

《我行其野》女子走在荒凉的路上,椿树的叶子快要掉光,丈夫不顾情谊,追求新欢为秋;女子离男子而去为冬。椿树叶掉落是季节的秋。丈夫另寻新欢,负心妻子;妻子离开,婚姻破灭这是感情上的四时变更。

三、四时结构下情节原因的探究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总结出《诗经》弃妇诗中的季节的四时变化多用植物来表达,如桑、葑菲、菅草、白茅、稻谷、蓷、樗等。这些植物出现地方与情节的四时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氓》中桑,桑叶茂盛、果实繁盛表明了春夏的希望、热烈的特点,用于描述男女之间的情感是非常符合的,而桑叶飘落是凋零萧瑟的,这来形容感情的即将破灭很是恰当。葑菲的成熟期在秋季,本应该是胜利喜悦的应当安排在夏,但是这里去根留叶则说明胜利的希望之果被抛,自然当时秋之凋零寥落。菅草和白茅在春天长得茂盛,代表希望,象征美好情感前景;稻谷在生长期需要大量浇水,而生长期是长稻米的时节,结果与夏的热烈不谋而合。蓷即益母草,益母草的干枯是死亡的表现,形容夫妻情感破裂,是悲剧秋的表现。樗即椿树,椿树掉叶子表明秋天来到,与情感的波折契合。

除植物与季节变化有关外。还得出两个特点,即秋以丈夫变心为准和冬以女子被弃为准。以丈夫的心意出发来断定是否为秋、是否为悲剧,说明在古代丈夫就是一切,失去丈夫就好比死亡,就是悲剧。这可以联系到周代婚俗,周朝的婚姻制度中女子不能主动解除婚姻关系,只有男子才能休妻,在休妻时遵循的是“七出、三不去”。《氓》、《白华》中的女子均是年老色衰而被休,即“色衰出妻”,《白华》中的申后即使贵为王后也不能干涉自己丈夫的行为,说明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在那个男性意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女子都是依附于男性的,女子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谷风》中的女子是因为“富贵出妻”被抛弃的,在周朝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另外,在周朝男女结成夫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未经父母同意而行婚姻之事,谓之“淫奔”,是不为礼法所容的。《氓》中女子在集市上与男子相遇私定终身,没有经过父母的允许属于“淫奔”,必然受到礼法的惩治,因此《氓》中的女子才会遭到抛弃,这是社会礼法制度对当时女子的一种提醒或者说是警醒。

冬以女子被弃,为什么女子被抛弃了就当冬天、毁灭的意象来描写呢?因为当时的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自商周以来......宗祧继承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由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食封和永业田等权利......女子更不能享有继承权,只能在出嫁时获得父兄给予的嫁妆。”女子只有嫁妆是属于自己的,其他的财产没有权利继承,被抛弃回到娘家没有财产也没有社会地位地位的,还会遭到歧视,所以被抛弃后只能是无家可归,对于当时的女子来说确实可以算的上毁灭之冬。

四、结语

《诗经》中符合要求的弃妇诗一共六首,从这六首诗出发,运用四时结构分析其的叙事结构,发现其善用植物意象来体现季节变化与四时结构模式相契合,情感的变化也符合四时结构特点。最后深入探究这种四时结构叙事模式下的原因,春夏都是植物描写意象与情感的符合,重点在秋冬上的社会背景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奂:《毛诗传疏》,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版。

[2]尚永亮:《<诗经>弃妇诗分类考述》,《学术论坛》,2012年8月10日。

[3]边家珍:《<诗经>弃妇诗探析》,《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9月25日。

[4]步蕾英:《<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俗文化》《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2月15日。

[5]王秀梅:《诗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6]朱熹、赵长征:《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7]李晓琴:《中国古代妇女财产继承权的变化》,《考试周刊》2013年第98期,第22页。

猜你喜欢
诗经
Black phosphorus junctions and their electrical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El oficio del lector
《诗经》里提到的食物总是很好吃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说鸟
《诗经 凯风》
《花·诗经》:寸心容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