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之走进“陈三五娘”传说

2018-03-05 20:01陈连锦
大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陈连锦

[摘 要]高职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倾向明显。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有必要呼吁学生加强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在优秀的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陈三五娘”传说不仅是民间文学项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陈三五娘”有关资料,到泉州洛江“陈三五娘”遗址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用ppt汇报交流等形式开展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拓展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陈三五娘”传说;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100-03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也一样存在尷尬的一面,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存在兴趣不大等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可以考虑适当加强高职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其实,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的重要性在职业技术教育界中早已经成为共识。高职语文虽然是文化素质课程,但在教学中也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为此要重视语文实践综合活动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在职业教育体系下,以学生职业能力养成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牵引,以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高为目标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

高职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倾向明显。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有必要呼吁学生重视地方文化,引导学生在优秀的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目前,我们所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缺少与本地文化相关联的内容。笔者结合学校所在泉州区域的实际,选取泉州洛江区“陈三五娘”传说来开展高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陈三五娘”传说不仅是民间文学项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地处泉州的高职院校选取“陈三五娘”传说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当前高职学校的专业课实践活动及技能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语文学习缺少长效的实践活动机制,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素养得不到系统、有效的培养”,加上传统的单一、呆板的授课方式,高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力亲为,在实践、体验、应用中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二)丰富教学资源的需要

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有不少是高中语文的重复,为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与重复,如何丰富高职语文的教学资源显得十分必要。积极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是丰富教学资源的一种途径。把地方文化内容纳入高职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考察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等语文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在考察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体会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开展高职语文实践活动是拓展丰富教学资源的有利途径。

(三)提升学生综合实力的需要

学生通过参与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他们的表达、沟通、分析、创新等能力甚至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得以实现全面发展。

二、泉州洛江“陈三五娘”传说的简介和传承现状

(一)传说简介

泉州洛江区“陈三五娘”传说2014年12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目前泉州唯一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民间文学项目。“陈三五娘”传说不仅仅流传在泉州地区,其他地方如广东潮汕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该故事传说。

故事的大体情节是:某一年的元宵节,泉州有一书生名叫陈三,他送自己的哥嫂上任,当经过潮州时偶遇黄五娘。两人一见钟情,陈三为能和五娘继续发展恋情,打扮成磨镜匠进入五娘家,并且故意将宝镜打破,用为奴三年作为赔偿。可是,五娘却早被父母婚配给林大。最终五娘顶住各方压力和陈三走在一起。后来,元兵杀至泉州,陈三和五娘的家也未能幸免,为躲避元兵的追杀,陈三和五娘一起投井自尽。

当然,关于陈三和五娘的传说有许多版本,特别是陈三和五娘最后投井自尽的情节,不同的地方内容稍有差别。不过,也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其实在泉州洛江有一些关于该故事的遗址,如传说为纪念陈三所修建的“陈三坝”,以及陈三读书的所在地“青阳室”,这都说明此故事有迹可循。

“陈三五娘”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很久,与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有关。该传说具有多种文学样式,以陈三五娘故事为载体,出现了戏曲(梨园戏、潮剧和歌仔戏等)、传说、文人笔记、小说、歌册、民谣、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另外,该传说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他们对婚姻自由的执着追求、对爱情的忠贞感染着世人。

(二)传承现状

“陈三五娘”的传说是泉州迄今为止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民间文学项目。“陈三五娘”传说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无意赘述理论研究的成果。2016年,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与泉州市洛江区合作研究“陈三五娘”传说,有力地推动了“陈三五娘”传说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弘扬与传承闽南民间文化,洛江当地出台了多种举措来开展相关的推广。洛江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实物征集、展馆筹建、学术研讨等一系列的工作。洛江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等举办了“陈三五娘”传说讲古大赛。一些中小学开展了“陈三五娘”传说进校园的活动,比如2016年,洛江区为庆祝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展了“陈三五娘”进校园活动。该活动在河市中心小学举行,其活动内容包括集体观看专题片,传承人讲述“陈三五娘”传说故事,以讲古的方式讲述“陈三五娘”的传奇逸事等。endprint

尽管“陈三五娘”传说日益得到关注,但是民间的一些年轻人对“陈三五娘”的故事并不熟知。在泉州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对“陈三五娘”的故事也知道得不多。有个别学生认为,所谓的“陈三五娘”就是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叫“陈三五”,“娘”是女性的意思。这虽是个案,但可以看出学生对“陈三五娘”传说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不了解。鉴于“陈三五娘”传说这泉州富有独特意义的民间文学不被熟知,在泉州高职院校开展与其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显得尤有意义。

三、走进“陈三五娘”传说——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前布置了走进“陈三五娘”传说——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并安排两节课让学生汇报交流相关成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其实施过程与成效。

(一)确立活动的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三五娘”这一地方文化精华,提升语文素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和处理材料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钻研和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小组活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

(二)确立活动的重点

1.“陈三五娘”传说传承价值分析。

2.让学生到“陈三五娘”传说所在地洛江进行实地调研形成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三)确立活动的过程

1.明确活动组织形式。

(1)学生在网上查找“陈三五娘”传说的有关资料,对“陈三五娘”传说进行相应的整理,并梳理出简介。简介可以文字配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体现。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泉州洛江寻访“陈三五娘”传说的相关遗址。(如陈三坝、青阳室、“陈三五娘”墓碑等)。

(3)采访“陈三五娘”传说的市级传承人。让学生设计好采访提纲,同时提供一些相关视频让学生加深对“陈三五娘”的了解。另外,让学生找到更多与访谈主题相关的视频,以便更好地开展采访。

(4)写出此次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报告。(要突出参与此次活动的体会以及“陈三五娘”传说的启示。)

2.汇报交流。

每组学生制作ppt并到台上轮流展示他们的成果。ppt的主要内容为“陈三五娘”传说介绍,参观“陈三五娘”传说遗址,“陈三五娘”传说传承现状,“陈三五娘”传说的启示(主要有“陈三五娘”的爱情对当今世人爱情观的启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教学融合的启示等)。

学生在讲述“陈三五娘”故事时,不同小组的学生正好可以把不同版本的关于“陈三五娘”的故事介绍完整,特别是针对一些故事真实性的质疑,他们也给出了相关的证据,而且其形式多样化:有些学生甚至用动漫的方式演绎这个故事。实地调研时,有些学生采取拍摄视频的方式,调查走访了许多相关人士,并克服重重困难对“陈三五娘”的传承现状做了仔细和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陈三五娘”的传说为什么不被当地人重视的原因做了仔细的探索。在最后的一个环节,学生对“陈三五娘”给当今世人在爱情方面的启示有独特的思考,除了提出爱的坚定与执着的观点外,还从生命与爱情的价值进行比较,认识到爱需要智慧,爱不能以伤害他人为前提。甚至还有学生将其与今天的“小三”现象做比较。在不同学生不同角度的解读中,学生对“陈三五娘”的解读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至于由“陈三五娘”引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学生也从政府、社会团体、学校等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教学融合的方面,学生非常感谢老师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泉州地方文化的学习机会。

3.教师点评。

高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展示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心理紧张等状态。有学者认为“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具有广泛的激励性”,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教师对每一个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适当点评,既总结优点又指出需要改进之处。当然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也会适当补充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

(四)开展活动的考核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整理能力,实地调查采访能力,ppt制作与汇报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考核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考核,而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互相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也很重要,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增强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活动成效

一是创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首次尝试把地方文化的内容引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另外,采取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以及灵活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完成课程的教学。

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因此他们呈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在汇报中多次提及感谢此次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得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三五娘”传说,深刻认识到“纸上学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

三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要到实地调研,还要汇报交流等。学生在调研时要学会设置问题,分析什么样的人会接受调研,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在汇报交流时,学生制作ppt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是拓展了地方文化的传承渠道。学校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渠道。此次的综合实践活动除了让学生积累了语文学习素材外,也拓宽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渠道,让学生得以更了解家乡的文化,爱上家乡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今后,我们高职语文课程将不断加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中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如演讲、辩论比赛,角色表演,交流汇报等。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方式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当然,我们在考核的方式以及评价的标准上也可以适当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比重,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潘朝晖.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研究[J].大学教育,2017(1):47-48.

[2] 马艳.试析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178-180.

[3] 严敏.高职学校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6):25-26.

[4] 董立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11):109-110.

[5] 初春雨.走进诗、歌之境,感受诗词之美——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1):46-48.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化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