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

2018-03-05 20:06吕宁
大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吕宁

[摘 要]高校在专业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价值引领上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本文尝试从解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入手,着力构建两者协同育人体系的“大思政”格局,为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122-03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就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任务之一。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地位和作用。1994年,为适应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的要求,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长期以来,高校已经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依然存在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属性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完全体现,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存在脱节现象;三是大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没有得到完全体现,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存在脱节现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文化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困境与创新思路

改革开放近40年来,虽然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和探索,但教育效果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笔者认为,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困境在于教育对象的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方兴未艾,自媒体时代已经兴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青年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带来了全新变革。信息时代的飞速变化导致每隔5年甚至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即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关注点、受众结构、接受习惯会发生颠覆性变化。95后和00后大学生有他们自己更加独特的认知方式,他们的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意识以及心理与以往的教育对象有较大的不同,他们有更加先入为主的思想认识,不再仅仅满足于个人尊严的获取、个性的彰显、能力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等个人诉求的实现,他们有着更为充满个性的多样需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方式和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呈现为过多地依靠理论灌输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脱离大学生实际,对学生群体的变化反应相对迟钝,只是被动地做一些微调,没有积极主动的进行系统应对,致使教育过程受到冲击,教育效果打了折扣。这些问题将更为突出的体现在00后大学生群体中。因此,深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创新发展是破解困境的唯一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原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只轮子”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管理学中关于创新成功的理论,要实现创新就必须要在整合管理、制度突破、激励性治理、包容性文化、创新教育培训和独特范式等六个方面实现创新。

整合管理就是为满足各方需求而进行协调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各个职能部门,需要打破原先思政教育属于学生工作部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部的思想壁垒和制度障碍,从高校全局高度进行整合协调。

制度突破是造就人才、推动教育新模式产生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主要动力。我们要加强制度创新,有效推动、激励创新的内在动力,为进一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奠定制度基础。

激励性治理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值得探讨的课题,每位教职员工都有自身特点,要设计和运行一套适合教职员工特点的激励系统,才能更好的解决动力问题。

包容性文化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提升和个性特征齐头并进的两者融合。

创新教育培训,要注重对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灌輸和强调教师在大学“传道授业解惑”,特别是“授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注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集中进行案例的互相交流研讨。

独特范式即高校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专业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尽最大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私人订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推动“思政课程”创新,提升显性思政育人的有效性

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有效性。

一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课程教学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历史厚重感和现实敏锐性相统一,着力提升课堂吸引力;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实训相统一,提升教学说服力;坚持校内整合与区域协同相统一,以“整合力”提升“思政课程”的“核心力”,特别注重 “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使“思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当前95后和未来00后大学生的需求。endprint

二是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在“思政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以党建为引领,做到将党性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红”字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看红色经典、听红色一课、颂红色党史、寻红色之根等实践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举办“先锋讲坛”,用劳模事迹鼓励大学生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国哲学导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用中国儒家、道家文化解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大力创新试点课程。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改革,如上海高校将“大国方略”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试点课程,上海大学“创新中国”、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中国”、东华大学“锦绣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中国”等“中国系列”品牌课程的相继推出,当然成了学生“秒抢”的课程。通过形式方法的创新,既让学生们全面而深刻地从理念和现实两个层面了解国家的建设,提升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大大增长了学生们的视野和见识。而在课程迎来好评如潮的同时,学生们也有了内心深度的思考。

三、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强化隐形思政创新育人手段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相同性,同时,教师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负有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责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要求,但长期以来却不同程度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因而“课程思政”成为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要求突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壁垒,把对两者的学习变为一个协调同步、互促互进的过程。

首先要找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党员教师应成为“课程思政”的先行者,高校党委要积极发挥各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生活为平台,在党内组织教师党员对如何立足课堂主阵地,用好教学主渠道,探寻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开展大讨论,并开展征集“课程思政”教学改进方案的活动。党员教师可结合所授课程,以突出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生态文明和工匠精神等内容,以体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为主题,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要扩大“课程思政”的辐射面。发挥党员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高校可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抓手,鼓励各教学团队开展以“课程思政”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讨,将一批得到课堂教学印证的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作为课程改革项目固化下来,并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具有思政育人元素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可依托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政育人的教学素养指导,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四、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教师队伍的整合协同,进一步构建规范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一)建立“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制度

从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入手,对课程进行修订。首先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对教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验实践进行重新审视,要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时分配中明确思政教育内容的讲授时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督导队伍针对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课程进行专项督导听课,在学生评教中,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部分进行专项评分,努力从教学工作层面对“课程思政”提供机制保证。最后,教育管理部门依托各类教学水平评估或专业认证,把“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作为重要评估内容进行考察,鼓励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参加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二)坚持“思政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

一方面,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和特色项目等共22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课程建设标准,并确立了对应的责任部门。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建立起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一方面,要将思政课教育贯穿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依托分团委、学生会、学生党组织、理论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巩固思政课教学成果,最大限度的把思政课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另一方面,高校要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三)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要探索建立“大思政”育人格局,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落实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如在黨务部门中,由党委组织部和党委宣传部牵头,探索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再如在行政部门中,由教务处牵头,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提出具体要求;由人事处牵头,对师资队伍的聘任、考核方面增加“课程思政”的要求;由科研处牵头,加强高校教师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创新研究;由学生处牵头,加强大学生思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对接。又如在各二级教学单位中,建立由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高德毅.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2] 顾坚男.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

[3] 张世欣.试论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

[责任编辑:钟 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